刑罚带来的痛苦不是那么容易能承受的,朱友珪很快就陷入了虚弱痛苦的幻觉。
上面的声音便是从他的脑袋中传出来的。
这就是精神污染的表现形式。而随着痛苦的加剧,朱友珪便分不清这些声音的来源了。
“你们是谁?你们到底是谁!”
“我们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帮你。”
“只要你帮我们一个小忙,我们就可以帮你逃离苦海,还能帮你复仇……”
朱友珪:“我,我答应……”
在心里默念这句话后,朱友珪就陷入了昏迷。而感染者对此兴奋不已。
李炎:“很好,才过了一天,他就这样被我们控制了,比想象中快多了。”
孙权:“那就按照原计划,进行下一步。”
“明白。”
此时,刑场之外,姚苌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那里的一切,同时向司马懿汇报情况。
在谈判之后,他们已经转移了自己在镜空间的阵地。
而在本空间,刘义隆再次有了不安的感觉。谨慎起见,他去请教了自己的父亲。
……
人间,在朱友贞夺权的同时,周德威正在攻打幽州。
莫州的李严投降,在孟知祥的劝谏下,李存勖打消了杀他的念头。
接下来的八个月内,后梁内乱,河东军转移目标,幽州方面没有大的动作。
913年初,周德威拿下顺、蓟、檀三州。李嗣源也拿下山北数州。
高行珪、高行周兄弟向李嗣源投降,元行钦不久后也战败投降。
元行钦、高行周、李从珂成为李嗣源麾下三名猛将。
随后,平州和营州也被晋军拿下,但这两地此前的归属存疑。
如此一来,幽州城内的刘守光陷入了绝境。
他厚着脸皮向周德威求和拖延时间,又遣使向契丹求援。
但此时他已经众叛亲离。
耶律阿保机认为他是个小人,不肯出兵。周德威、张承业也不信任他拒绝和谈。
10月,刘守光尝试突围攻打顺州,被周德威击败。
11月,李存勖亲临城下,试图劝降。而刘守光依旧反复无常。
晋军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开始攻城,很快便攻破幽州。
桀燕灭亡,立国两年三个月。
回到几个月前,张万进惧怕杨师厚和刘守奇,想要逃离沧州,改任河南。
于是张万进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刘守奇为义昌节度使。
幽州城破后,刘守光带着妻儿逃往沧州,想投奔刘守奇,却被晋军抓住。
李存勖让周德威留守幽州,自己回到晋阳。卢龙150年的割据告一段落。
914年1月,李存勖将刘仁恭、刘守光处死,完成了遗命的第一箭。
之后,王镕和王处直拥戴李存勖为尚书令,成德和义武成为李存勖的仆从势力。
……
众人等了一会,没有听到新皇到来的声音。
嬴政:“看来刘守光不会来了。”
王莽:“就桀燕那个德行,当然不算正经王朝了。”
刘邦:“可惜了。不能亲手教育他。”
然后就是晋国拿下河北大部,更加强大了,众人的谈论也就到此为止了。
这样的政权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朱温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这意味着朱梁离灭亡又近了一步。
看来只能这样了……
……
在后梁内乱,河北变故的同时,前蜀国内也有权力交锋。
太子王宗懿性格残暴,喜欢欺侮旧臣,他和唐道袭的矛盾越来越大。
王建为缓和矛盾,便将唐道袭外放。
913年7月,王宗懿入宫进谗,称有人离间自己兄弟,请王建将此人贬官。
王宗懿离开后,唐道袭入宫觐见,王建向他说明了王宗懿的话。
唐道袭则称太子王宗懿是要作乱,王建没有完全相信,但还是要唐道袭调外兵入宫。
王宗懿担心唐道袭逼宫,便抢先下手,最终唐道袭死于乱战之中。
王建让王宗侃调兵入城,打算先平定动乱,再处理其他的。
王宗懿的军队被消灭大半,他本人逃到城外躲了起来,王宗翰发现他时已被侍从杀害。
最终王建贬王宗懿为庶人,不追究王宗翰,追赠唐道袭为太师。
(上面的记载特别抽象,有很多疑点。)
总之,太子大概的确是死了,接下来便要选出一个新太子。
王建本来在王宗辂和王宗杰中左右为难。
但大徐妃贿赂宰相张格让百官联名上奏,推举自己的儿子王宗衍为太子。
或许是要平衡两个儿子的势力,或许王建是被百官架空了。
这事就这样草率地决定了。
913年10月,王建正式册立王宗衍为太子。
914年1月,前蜀内乱的消息传到荆南,高季昌想趁机攻打前蜀。
张武铁锁连江,再配合地势,击退了高季昌。
王成先弹劾王宗寿公报私仇,但弹劾文书被王宗寿擒获。
王宗寿直接以作战不力为名杀掉了王成先。
同年,王宗范、王宗播等人击退南诏。
……
江淮,南吴和吴越在913年发生了一些小规模冲突。
钱镠派其子钱传瓘抵御,取得胜利。
之后,吴越大规模攻打常州,徐温亲临前线抵抗,吴越大败。
湖广,915年,刘岩与马殷结为姻亲,两国逐渐恢复和平。
……
南方的事情告一段落,现在回到后梁。
朱友贞看似皇帝,实际上虚的很。
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是不能有效控制境内的军阀。
例如,荆南的高季昌就尾大不掉,只能封他为渤海王安抚。
徐州的王殷是朱友珪的亲信,根本不服朱友贞的统治。
魏博的杨师厚朝廷完全管不了。
他四处劫掠不交赋税,设置银枪效节都,试图复现魏博牙兵。
朱友贞首先要对王殷动手,试图派弟弟朱友璋为节度使,强行接管武宁军。
于是王殷直接造反,他自觉打不过朝廷,便向南吴投降。
914年9月,朱友贞派牛存节、刘鄩讨伐王殷,南吴派出朱瑾北上支援。
朱瑾被后梁击败,退兵。徐州被平定,王殷自焚而死。
朱友贞看自己险些酿成大祸,便不敢向魏博的杨师厚动手了。
他的位置太关键了,而且是后梁最强的人物。
稍有不慎,让杨师厚向晋国投降,或者起兵清君侧,自己根本承担不住。
但自己还年轻,可以耗死他。
915年3月,杨师厚病死。
朱友贞大喜,这下机会来了。
自己终于能削弱魏博,甚至能让百年割据的魏博藩镇彻底被后梁控制。
可惜这个想法很快就让后梁陷入了危机。
……
空间时915年3月,本空间。
“今日,我们三人无视辈分,歃血为盟,约为异姓兄弟……”
这三名当事人是曹操、高欢和朱温。
他们这种异常又雷人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宇文泰:“老高,你不觉得这场面很诡异吗?”
刘备:“老曹啊。我前面还说过你和朱温能结为兄弟,没想到你们还真实现了。”
“诶,你忘了上次‘三结义’是什么情形吗?”
这里指唐末朱温、朱瑄、朱瑾三结义。朱瑄全家被朱温杀害,朱瑾逃往淮南。
曹操:“这怎么能一样呢?”
场面话是这样,但他们三人的心眼一个比一个多。
亲兄弟尚不能完全相信,更别说这种结交的,也就是宣示三人成为政治盟友而已。
以后的事情都没准。
三人之间还能互相制衡,最差也不过是把剩下两人都卖掉而已。
王莽倒是稀疏平常的说道:“这有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他看向刘贺与胡亥,同时开启了意识通讯。
“他们在这里吸引注意也是好事。我看可以让朱友珪行动了。”
在朱温作秀陪笑的同时,朱友珪已经彻底沦为了刑场感染者。
(不计入感染者总数)
自己的任务只有一个,营救高洋。
……
(完整,比较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