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章 唐昭宗李晔 内外纷争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

刘备:“哎呀,可惜之前没看到。老曹,你和朱温应该结拜为亲兄弟啊。”

孙权:“对啊,还有杨行密打赢了清口之战。”

曹操厚着脸皮说道:“哼,我曹某是怎样的人物?自然值得后人学习。”

“不过他比我可差远了。”

孙权和刘备都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曹操:“刘玄德,清口之战是杨行密打的,又不是王建打的。”

“嗯,王莽,你作为未来人,来评评理。”

众人的视线都转向王莽,他们也想听听未来人对朱温的评价。

王莽含糊地说道:“嗯,这个,时代背景天差地别,哪有可比性啊。”

曹操:“切,没劲。”

不知为何,看到另外两人,刘备和曹操又都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

崔胤这才意识到,看似是自己在利用朱温,实际上自己是被朱温反利用了。

他便要扩充禁军,试图反抗。

恰逢此时,朱温的侄子朱友伦因贪玩打马球而摔死了。

而朱温也一样性格多疑,他把朱友伦之死算到了崔胤头上。

于是在904年1月,崔胤及其党羽皆被杀害。

清除朝中唐朝旧臣后,朱温便进行下一步,逼迫李晔迁都洛阳。

昭宗去洛阳—唐完了。

百姓被迫跟随,长安宫殿全部拆毁。唐朝完成了“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成就。

而李晔依然试图自救。

如汉献帝衣带诏故事,下诏给李克用、杨行密、王建等人,让他们发兵救援。

经过陕州时,何皇后诞下一子,李晔以此理由拖延时间,但这是徒劳的。

而这个孩子之后在正史上就没有任何记载了。

但据说是被送了出去,更名为“胡昌翼”,是为明经胡氏始祖。

4月,李晔终于抵达洛阳,改元“天佑”,这个年号更绝望。

5月,朱温之妻张氏病故,朱温大为悲恸,也失去了能劝动他的人。

李茂贞以李晔诏书为由抢地盘,拿下了保大藩镇,其余军阀基本无响应。

朱温率军抵御,他不满于李晔反抗,也担心后方有变,就让蒋玄晖等人处置……

空间中传来了新皇到来的声音。

当前时间:公元904年8月

当前皇帝:唐朝第20任皇帝:唐昭宗李晔(867—904)

904年8月,蒋玄晖、史太入宫弑君。李晔绕着柱子躲避,终究是不敌,被杀。

蒋玄晖立昭宗13岁的儿子李柷即位,是为唐哀帝,尊皇后何氏为太后。

李晔先被宦官杨复恭压制,又被李茂贞轮番欺负。

经历过废黜,先后成为韩建、李茂贞和朱温的傀儡,还是被杀,实在是悲惨至极。

现在,他表情呆滞,眼神涣散又空洞,就望着天空,过了一会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祖宗,晚辈无能,到头来没能挽救大唐。大唐就要落入朱温之手了。”

看到祖宗们的那一刻,李晔的眼眶有些泛红。

不管怎样,自己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

而他在最新的报告看到了李柷登基的信息,又不禁心如刀绞。

何皇后、李柷、李裕,还有自己的其他子女,全都没法幸免。

李渊:“尽人事听天命,你做得不错了。其余之事乃是我们不能掌控的天意……”

李世民连忙打断这一神神叨叨的话语,吩咐李儇先带着李晔回去休息。

李晔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可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物,听不得这种话。

然后自己就如对待李昂故事,将李晔放在自己身边。

既是培养这个好苗子,又能顺便矫正李儇。

他不相信感染者会严格遵守停战协议。唐朝正式灭亡后,空间就要乱起来了。

李家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家族了,这个之后再详细说明。

回到现场,刘协主动向正要离开的李儇和李晔搭话。

而李治想到人间的朱温,又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曹操,回想起之前的种种经历。

他便说道:“好你个朱温,篡位就篡位,竟然还残害我李氏后人。”

“我祝愿他的国祚如曹魏一般长久。”

曹操很大度地没有表示,曹丕则怒骂起李治小心眼。

……

另一边,王莽和胡亥正在闲聊。

胡亥:“算了算,李晔也就在位十六年,但就是感觉过了很久一样。”

王莽:“唉,事情太多了。但大家都回来了,这一阶段就算是完成。”

在他们身后,机房门口被挂上了一块板子,上面标注了人间各大势力的情况。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意思。他们不关心李晔,而是在意李晔之死造成的影响。

刘邦:“篡位前弑杀皇帝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朱温似乎有些人格缺陷啊。”

苻坚:“虽说他是天下最强,但离统一还远得很呢。”

刘询:“不知未来会如何称呼唐朝灭亡后的这段时期。”

刘恒:“诶,王莽不是知道吗?”

他们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王莽的身影。

胡亥:“奇怪,刚才还与他说话呢。这会就不知道去哪了。”

总之,空间中的各种争端要拉开帷幕了。

但就因为有下面两件事的发生,这次的纷争就更加复杂了。

天色已晚,王莽趁他们不注意返回了自己的屋子,照例打开通讯器联系本世界。

“暂时没有发现记忆复苏的迹象,但不排除潜意识中留有痕迹。”

本世界要他留意刘询、曹操、刘备和拓跋嗣四人,可能的话还要阻止记忆复苏。

王莽想过直接使用记忆消除器。

先不说这种情况下消除器有无作用,就凭这四人的位置,如何近他们的身呢?

更何况,他怀疑复活计划中在他身边的七人里有人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

他的怀疑是正确的,拓跋焘确实有所发觉。此时他在与拓跋珪商量这事。

拓跋珪:“你当真看到了?”

“当真,我那时还故意提了个问题。”

拓跋珪没有回答,在房内来回踱步,仔细思考着。

他不知道王莽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只能暂时猜测可能与那七个人有关。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接下来的布局。

拓跋珪:“这事不要声张,假装不知情,而你可以稍微对王莽暗示一下。”

拓跋焘点头同意,这个计策也与自己的构想不谋而合。

若是以前,他们就会把这事上报给李世民,但今时不同往日,局势变了。

他们目前比较在意两个种族。

而王莽知道未来会有多少胡人皇帝,这时候要卖他一个人情。

拓跋焘:“王莽既不是汉人,也不是胡人,他是未来人。”

另一边,机房附近,元宏和苻坚还在讨论朱温的行径。

拓跋嗣有些疲乏,就往回走去。走到远处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元宏。

忽然间,之前奇怪的既视感再次出现,这次格外强烈。

本来以为只是错觉而已,但现在自己就不得不留意了。

这事一定与复活有关,但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这种感觉呢?

……

上面的只能算为一件事,而另一件事其实也与王莽有关。

回到王莽这里,他正想着如何清除四人可能存在的记忆。

对了,消除器不行,不是还有纳米机器人吗?

自己又只是侦查其大脑结构,顺便消除相关记忆而已。

本世界也会同意自己的行动吧。

这样自己拿到纳米机械后就可以将其用在自己身上了。

他想彻底解决意识冲突的问题。

……

空间时905年1月,午夜时分,但机房附近依然热闹。

他们自然是在关注人间。

而司马绍不在这一行列之中,他作为联络员,要盯着前线的消息。

忽然间,机器传出了警报声,这是检测到了能量反应。

是从敌境传来的,强度很高,几乎达到了空间时869年检测到的强度。

这大概就是激进独立派的最后时刻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