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被康熙派大兵铲平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
知道的那一刻,这个轻易不流泪的汉子,哭了。
辛辛苦苦三十年打下的一片天地,被别人端了窝,拔了毛,就这样彻底地毁了,又有谁愿意承受这样的打击呢?
如果承受能力差的人,可能想死的心都有。
不过张信到底是个勇于搏击风浪的人,他承认在卧龙山失败了,但他并不会服输。他索性决定把所有精力用在中原,试图打出一片新天地来。
现在,抓捕他的海报已经贴了出来,整个京城都在谈论他。
他在别人婚宴上掷人头的事,传遍了街头巷尾,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人高兴,有人恐惧。
四十岁以上年龄段的老京城人,无不对东厂存有极深的记忆。
几十年前,张信这个名字,对于每个市民来说,无不家喻户晓。
后来,他销声匿迹,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他又重现江湖,而且在天子脚下,搅乱了一个名人的婚礼。
这消息不亚于一个深水炸弹,震惊了市民。
人们都相信,死去已久的张信,又复活了,他又将在京城,掀起怎样的风浪呢?人们拭目以待。
人们在谈论这案子的同时,也急切地等待着事故的最新变化。
虽然京城到处贴满了抓捕他的告示,但对张信的出行并不构成多大威胁,他略一化妆,便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和尚,道士,农夫,他的身份每天都在变化。他在把事情办好之前,是不会离开京城的。
他在这里有两件事要办,一是迎接从卧龙山逃回来的英雄好汉。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他的老部下,原东厂人员。他们可能在去中原的途中,要在京都做个停留。
人人都有恋旧情结,在一个生活多年的地方停留一下,怀念一下过去的青春岁月,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这些人在卧龙山损失了一部分,越来越少了,也更珍贵。
他们对张信也最忠诚,患难见真情,他们是永远最值得信任的一群人。
另有一些便是侄儿张龙为首的新生代,这个群体人数众多,是以后抗清的主力。
官兵对卧龙山最大的一个破坏,就是把和中原的联系通道全部破坏了。若想再联系,只能再辟途径,一步步发展了。
在这儿,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等待和方静的会面。
他不知道这几天英姑为什么联系不上了,是方静有了什么变化,还是别的原因。
其实,他已经知道李标的驻军地点了。
这个服役过两朝的老军人,原来应该有极好的发展,曾在湖南一省拥兵独大。但不巧的是,过去的老上司,老搭档吴三桂反了,并且写信向他发出了邀请。权衡利弊后,虽然他拒绝了邀请,并且向康熙反映了此事,还是没能扳回皇上对他的信任。
先是找借口把他的队伍抽走了几乎一半。
这还不算,又把他调入京师,名义上驻守京城,实际上是把他调在身边便于监视。
这几年,李标在这儿,基本上形同闲居。
虽然了解到了这些,张信也没敢直接去找方静。
他认为,这事无论如何也得有英姑的帮助。在没得到方静的同意下,是不能单独去见人的。这要叫其丈夫知道后,还不找他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