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主要是商讨一下,假如战争打响后,家属的安置问题。
毫无疑问,战争打响后,卧龙山上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质,都要支援中原战场。
卧龙山的秘密,那时肯定守不住了。
即使留守人员,也不会太多。如果敌人来清山,能守的住则守,不能守的情况下则丢。
丢掉山不可惜,如果珍珠在山上,岂不被人俘虏?
因此在中原起兵时,公主必须把珍珠带在身边。
把她带在身边,同样叫人不放心。
刚刚起兵,人员又是由多分舵组成,这里面肯定有许多利益之争,需要好长时间才能完成思想上的统一。
万事开头难,在一切都理不出头绪的时候,这要关心珍珠,无异会影响公主的决策。
因此公主决定,把女儿由卧龙山转移到民间。
张信对这个方案表示支持,同时他也认为,在中原地区态势不明的情况下,带珍珠前去确实是个累赘,不如把她暂时寄存在民间。
见张信同意了这个方案,公主大为高兴。说这事只要您同意了就行,剩下的事就由公主安排了。
最后公主提了个要求,就是希望张信说出其中一个宝藏的地点。他要打开宝藏,让女儿带足钱,以保证她在山下有充足的物质生活。
张信十分配合,把自己掌握的几个藏宝点,都一一说给了公主。
这是他唯一还没有向公主交代明白的事。
现在形势危急,他随时上中原前线,去了可能再也回不来,所以即使公主不问,他也会把自己所知道的秘密,都说给公主的,以免留有遗憾。
“我母亲己派人去打探消息去了,我不久就要下山。”
“具体去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珍珠说,“昨天我爷爷她们商量了半夜,也没商量个办法来。”
“大体去的方向也没有吗?”
“有,两种意见。我爷爷建议直接去海外。我母亲不同意,说让我们在国内某处藏着。如果中原的仗胜了,我和母亲汇合。如果仗打输了,听到消息后则赶快向海外跑。”
“你们考虑的还挺周全。”
“我爷爷向我讲,三十年前,紫禁城内我外公疯狂杀害家人的一幕,他是多么的无奈,才这样做啊。母亲不想让这一悲剧重演,所才主动让我们避开。”
“那以后就没机会见到你了。”
“有啊,咋会没有,只要你去争取。”
“怎么争取?”
“我们这次出走,人员主要包括我,父亲,和爷爷。母亲则坚决要到中原,和前线的勇士们共命运。这次我家可能还要带走些钱。因此,我们身边需要有保镖。”
“你是说,让我随你们一起下山?”
“对啊,这样,岂不就能天天见面了?”
于虎一想,也是,随他们下山,天天见到珍珠不说,还能有机会去京城,向康熙打小报告。
这样去向京里的问题似乎解决了。
但是这样又脱离了公主和张信。
这两个人才是大鱼啊,论重要性,比珍珠大太多了。
自己到底跟随谁呢?他陷入为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