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他,对方想溜。
自从在湖边把于虎推下去之后,于林心里一直怀里揣个鬼,怕遭报复。
毕竟自己是在杀人,这一条罪名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
他怕这事传出去人们会说他不仗义。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被三公主传唤问话的准备。
他相信于虎肯定会把这事捅出来。
受这么大委屈,差点被人整死,叫谁心里都会过不去。
可是一连几天,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越是这样,他心里就越没底。
不知道于虎在放什么大招。
托人悄悄地打听,于虎根本就没向外透露这事。
大家还都停留在于虎自己失足滑落水里的事实上。
很明显,于虎自己扛起了一切,没向任何人透露有人将他推入河中的事实。
这岂止是在维护于林做人的颜面,简直是救命的菩萨。
他开始通过关涛,向于虎施放善意。
但他自己从不敢面对于虎,感觉自己做的事太不光彩,有失大丈夫行为。
所以,越这样想,越感到对不起于虎,就越逃避。
就像这次,远远地看到了于虎,扭头走开。
走了几步,听到于虎连喊:“于林兄,于林兄等等。”
这时候,弄得于林相当地尴尬,走也不是,答应也不是,正犹豫间,于虎赶了上来。
“于兄,几天没有见到你了,要不要到寒舍内喝杯茶。”
他笑着,显得十分地友好真诚,好叫他们之间就从没发生过不愉快。
“哦,这几天忙,”于林回应着,多少有点不自然。
“大哥,小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请大哥随时指教。”
意思是,我是一个外地人,刚来,感谢你们接纳了我,赏口饭吃。以往的一切不愉快,我都不往心里去,让我们和好,成为好兄弟吧。
于林也是个豪爽人,见对方不但不追究自己责任,还主动与自己讲和,心里十分惑动。
心里的不满情绪,也就化解了一大半,负罪感也不那么强烈了,和对方以真诚的态度谈起来。
谈的很认真,俨然成了多年的好友。
“初来乍到,有不到之外,请兄弟多多包涵。”
临别,于虎抓着于林的手,情真意切地说。
于林倍受感动,见到关涛,直夸于虎为人江湖,讲义气,是可两肋插刀的朋友,值得信赖。
关涛见于虎不但不追究他们的责任,还主动向他们讨好,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二人就开始向张信叔侄游说,说于虎这人特别可靠,寨子上对他的不信任,是不公平的。
于虎知道于林好酒,又特地请他喝了一次酒,关系从此走上正常化。
终于,不利局面被虎打开了。
一些中下层军官,开始主动和于虎交往了。
这时,于虎开始思索如何救白树春的问题。
前几天,对白树春的审问已经停止了。
虽然从他住处搜出了几块金疙瘩,但是他却交代不出其余金块的去向,叫人觉得,真有点是冤假错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