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对姚彬的救援。
多人到南方刺探情报,寻找是否有可以值得信任的人,能接纳他们。
回馈的信息是现在南方的局势十分混乱,天天在打仗。
崇祯倒台后,各地的藩王成立了许多政权,但都没产生多大影响。
当初被张信看好的淮南王,本来是有能力干一番事业的,可惜太急于求成,被人暗算,功亏一篑。
使人以为能中兴大明的一颗新星,过早地陨落了。
张信评估后认为,以后南方皇宝成员中,不会有真正超强实力的人物出现了,能担当起反清复明重任的,只能是异姓了。
他决定另起炉灶,一切从头开始。
以前也有这种想法,但并未认真去做。
现在,当外界变得彻底叫人失望透顶时,他才把这一重大课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他认为自己有成事的本钱。
人不是太多,一百多人,但个个都是人才,无论放到哪儿,都可独当一面。
将才有了,何愁招募不到兵员。
再者,他有钱,多到不计其数,把它用作开创事业的基金,一点问题也没有
除了图天下能消耗掉这么多钱,他还真愁这些钱没法花掉。
另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身边握有最硬的底牌,手里有崇祯的女儿。
这可是崇祯的亲生骨肉啊,有他做旗帜,何愁拉不起一支队伍呢?
现在,万事俱备,就差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有了自己的地盘,就可以在那儿招兵买马,大干一场了。
经过考察,他认为长城之南,己没有可以容纳他立足的寸土之地。那儿太乱不说,而且每一块土地,都有自己的主人,外地人根本没有插足的地方。
只有往北走,这个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那儿多是没人住的大山,很适合力量弱小,又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在那儿临时藏身。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在这段时间里,几次外出探访,寻查,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方,只是还认为时机不成熟,才没有向众人说明。
这天,他认为时机己经成熟,便把大家聚在一起,以议事会名义,他首次提到搬迁的问题。
“我们在这儿已经住了很久了,是该考虑离开这儿的时候了。”丨
“为什么离开这儿,在这儿不是很好吗?”有人提出了质疑。
是的,他们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首先,在这两年中,他们就像孔子周游列国一样,去了许多地方,把人搞累了,却一事无成。
所以许多人不想再做这无意义且无休止的长途奔袭,感觉没意思,因而特别渴望找个地方,能安定下来。
而白云山这个地方,环境优美,地面有佛教建筑可以临时用,还有丰富的地下洞穴作为藏身处,发展潜力巨大。
而且背后的肖镇,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资保证
为了长期霸占这个地方,他们把这个很出名的寺院,正在毁掉。
比如,从他们入住这儿第一天起,就把这儿很盛的佛事活动,纳入了毁灭计划。
除了土匪袭击给这儿造成名誉上的损坏外,他们自己也在装神弄鬼,制造恐怖。现在,基本上已没人到白云寺来做佛事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