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谁敢动本太子的心头肉!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难不成,这家伙还有什么没有调查明白的底细不成?

刘鉴胖乎乎的脑瓜子飞速运转。

他可不是郭振这个真的败家子。

他能被老朱钦点送到国子监读书,老刘家飞黄腾达,靠的可不仅仅是当年送地埋老朱他爹的恩情。

家里好几个兄弟,为什么就他可以来读书,那还不是因为他脑子好使吗!

汤燮摸着下巴,好奇的看着方静之。

这家伙,难道不知道郭振他爹很受皇帝的看重嘛!

俗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可这小子……

猛然间,汤燮忽然想到了什么。

他挪了挪脚步,默默的退到一旁。

就看自己妹子对这小子的拥护之意,再想想各家勋贵家的小姐妇人们。

敢跟这小子这么说话,郭振的,你挨揍挨的不冤啊!

本公子看你以后估计娶媳妇都困难啊!

当然了,这跟他汤某人也没关系,他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过来见偶像的。

如果偶像能教一教他如何写话本,那就更好了。

如果偶像能在教他写话本的同时,把老爹都舍不得抽的小将军划一份份额给他……

妹子嫁给这小子都没问题啊!

什么?

蓝采薇已经定了?

郭振气的人都要炸了。

什么跪在脚下磕头。

特么老子今天带着大哥来的。

你方静之敢这么跟本少爷说话,简直就是无法无天啊!

“姓方的,告诉你!”

郭振气咻咻的说道:“你不是想要我家的地嘛,告诉你,没门!”

“不仅地不会卖给你,今日本少爷还要揍你!”

“你若是识相,就乖乖的让本少爷揍你一顿,然后把烟草司的差事让出来。”

“不然,嘿嘿……”

“看到我身后的大哥了没有!”

“信国公的家的小公爷,怕不怕!”

汤燮闻言,无奈的冲着方静之拱手笑了笑,同时顺手做了一个手势,以示自己的善意。

他本来就是借机过来看热闹,顺便看一下偶像的。

什么烟草司的差事,什么卖地的事情,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在钟山千户所待了不少的时间,对于军伍里的一些事情,方静之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方才汤燮做的那个手势,方静之看的清清楚楚。

这个手势在军中,表示的意思是一切无事的意思。

方静之有些疑惑的看着意气风发的郭振,满脑袋的问号。

同样疑惑的还有刘鉴,他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邀请汤燮的是他,可对付方静之,那可是郭振提出来的。

再想想汤燮刚才做的手势,虽然郭振没看到,他可是看了个清楚明白。

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事不对劲呢!

刘鉴毫不犹豫的再次默默后退几步,直接退到了来时的马车旁边。

同时也没忘记拉了拉自己车夫。

一会见势不好,敢跑还是要跑。

至于报仇!

什么仇,跟方静之有仇的又不是他。

郭振自然没有注意到汤燮的小动作,他正冲着方静之龇牙咧嘴。

“姓方的,本少爷今日带着大哥来的,早已经不是当年之人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本少爷今日,定要打死你!”

砰!

话没说完,方静之一脚就把郭振踹飞了出去。

“你特么当你是天命主角了啊!”

“还特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咋滴,少年穷,中年就不穷了,老年就不穷了,一辈子的穷逼。”

“给老子滚蛋!”

郭振:“……”

他有些后悔对着方静之装逼了。

这家伙,完全不讲道义啊!

正规的打架流程,难道不应该是我先挑衅你一顿,然后你再挑衅我,最后大家各自喊大哥,喊人手的嘛!

就因为勋贵家小姐们不在,他才敢带着大哥大摇大摆的来到蓝家庄子挑衅。

可压根没想到,第一环节还没过,方静之就给了他一脚。

现场有点安静,不管是汤燮,还是刘鉴,乃至几人带来的下人们,都呆呆的看着这一幕。

心道,这小子真的是好嚣张啊!

两位小侯爷,一位小公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就给一小侯爷揍了?

就这嚣张的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老朱的亲儿子呢!

……

朱标蹲在厕所里。

简直是大开眼界。

就是字面意义的大开眼界。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这蓝家庄子的偏房,虽然比起宫里的差了些。

但是依旧是干净的出奇。

整块的大青石板,中间掏了一个洞,一旁摆放着清水。

一侧还点了香,用以中和臭味。

点了一根烟,朱标蹲下来,一边排泄肚子里的废物,一边回想着关于书院的事情。

想法虽然足够好,但是任重而道远啊!

儒家在这片土地上野蛮生长了数千年,早已经到达了根深蒂固的地步。

皇家信赖儒家的学问,百姓信服读书人。

虽然作为大明未来的皇帝,朱标深信,方静之的学院如果能成,将足以改变整个大明,并且将大明带到另一条发足狂奔的道路上。

但是儒家就会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方静之将他们的领地蚕食嘛!

足足一根烟的功夫,朱标总算是拿定了主意。

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

儒家虽然口口声声忠君爱国,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恐吓君王还要排在道统的后面。

对他们而言,皇帝可以换,只要道统依旧在就好。

就如当年的晁错。

推恩令是真的因为他热爱大汉嘛?

可推行推恩令,不是在拿汉朝的国运在赌嘛!

赢了,他顺势上位,法家得以站到朝堂上。

输了,皇帝换人,法家改换门庭,继续等待机会。

对于道统,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啊!

倒是方静之所说的学院,一旦真的能持续不断地为大明输送人才。

至少皇家将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如果将儒家看做是一张笼罩在大明之上的皮口袋,那方静之的这所学院就是一根钉子。

扎破了这张口袋,大明必将日月换新天。

无论学院最终结果如何,总之方静之这个人他朱标是保定了。

就那一句日月所照,皆为大明国土,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朱标已经决定了,等回了东宫,就把这句话刻到书房里,每日都要看一遍。

从今天开始,这就是他毕生所愿了。

刚刚打定了主意,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熙熙攘攘的叫骂声以及喊打喊杀的声音。

姓方的?

似乎挨骂的还是方静之!

朱标急了,一把丢下烟头,提上裤子就跑了出去。

他倒是要看看了。

谁敢动本太子的心头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