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2章 孙权的名望大涨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诸葛瑾沉声道:“诸位,刘军现在是龟缩兵力,而不是全线颓败。我军夺回了南昌,却根基未稳。”

程普接着说道:“我军好不容易夺回南昌,贸然进军,后勤和兵力跟不上,很容易吃力不讨好。以老夫之见,还是上报吴郡,让大公子等人定夺。”

太史慈看着两边的意见不一样,心里叹息了一声。

如果孙策和周瑜都清醒了,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了。

孙策果断,周瑜多谋,两人相互配合,是江东最佳二人组。

没有了他们来掌舵,江东这艘大船,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太史慈接受了程普的建议,将相关的情况都汇报给了孙绍。其中更是言明是孙权率先攻入了南昌城。

消息传回吴郡,孙绍、张昭、张紘是万分的惊讶。

他们没想到孙权真的能够拿下了南昌城。

只是后面的信息上阐述了主要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孙权就是拿下了南昌城,这是大大的功劳。

“没想到二叔的运气这么好!”孙绍似笑非笑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张昭和张紘听出味道来了。在刘军撤军的原因是刘备突然暴起,抢占了汉中。在这样的信息面前,孙绍却先说孙权的运气好,这不就是说孙绍很在意孙权的功劳。

张昭微笑道:“大公子,二将军无非就是运气好了一点。如果二将军晚到一日,恐怕南昌城就会被子义拿下。大公子该赏赐的赏赐,不要寒了将士之心。”

孙绍非常明白张昭的用心,笑道:“张大人说的对!二叔拿下南昌城,该赏赐。不如就封为南昌太守吧。”

张昭内心哀叹,孙绍现在是越来越忌惮孙权了。

现在的江东需要团结一致,千万不能内部分裂啊。

张紘开口道:“大公子,子义有意出兵攻打海昏,夺回柴桑城。现在军中分歧不断,子义无法决断。”

孙绍皱着眉头,说道:“现在刘备夺取汉中,他与刘俊之间必然有一场恶战。江东得以喘息,我军为何还要开战?”

这种求稳的话,张昭和张紘很是放心。

毕竟江东在之前耗费了太多的财力物力了,要是继续开战,江东恐怕会承受不住。

“我等明白了。”张昭和张紘知道怎么办了。

紧接着,吴侯府就给太史慈下达了原地休整的命令,同时还带来了对孙权的委任。

孙权原地升官,成为了南昌太守。

众人纷纷向孙权表示了恭贺。

而孙权表面上是开心的,但内心很是不满。

好歹孙权是孙家的代表人物,就是一个城池的太守,还是受战火波及的南昌。这不是在提防孙权么?

孙权最希望的是军权!

可孙绍在这方面,一个字都没有提到。

也就是说孙权现在顶多就只有三千兵马的指挥权。

在场没有一个人知道孙权就是最大的一个内奸,日后会让江东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至于孙绍让太史慈暂时不要进军,稳住防线为主,众人也没有太大的抵触。

因为孙绍的顾虑也是对的,江东在战事上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需要时间来喘息。

有了上峰的命令,哪怕再想打仗,也要服从命令。

江东的战事,仿佛在一瞬间就停止了。

刘军也没有更多的动作,只是加强防御工事的修建,给人一种龟缩兵力的状态。

江东也得到了安稳。

可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的推动,江东很多地方都突然流传出孙权收复南昌的事迹。孙权的形象被凸显得十分的睿智、伟岸、果断,让无数不知道实情的百姓都对孙权刮目相看。

甚至于不知道孙权是什么人的百姓,第一次知道了江东之主孙策还有一个厉害的弟弟。

对于这种事情,江东各地官府也无法阻止。

因为流传着的不是对江东不利的谣言,而是孙权的相关事迹。

要是镇压下去,岂不是得罪了孙权?

消息传到了吴侯府,孙绍等人也吃惊不已。究竟是什么人在给孙权助涨威望呢?

是孙权自己么?那不可能啊!孙权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人手和财力啊?

这流传孙权事迹的始作俑者,当然就是锦衣卫了。

只有锦衣卫才有这样的实力。

总之在江东,孙权之前丧失的威望,在一点点的积累起来。

而世家大族们也开始重新注意起了孙权。

得知消息的孙权欢喜不已,他现在总算是从泥潭里面爬出来了。

孙权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名声,日后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江东之主。

一切都在孙权的计划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