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三 悠悠生死别 9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郑帝道:“不妨事。崇恩,朕要你辅佐太子,便要保住你的声望。你可想过这案子要如何了断才能不损你的声望?”

陈封道:“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郑帝道:“朕也知晓这案子有许多不可解之处,你儿子陈銮只怕当真有些冤屈,若按常理,政事堂定要将此案发回重审。这也是朕要在今日今时召见你的原由。崇恩,倘若这案子断你儿子无罪,或是断的罪过轻了,天下人必要说刑不上大夫,全因你的权势才能使子嗣脱罪。唯有断了陈銮死罪,方能不伤你声名,天下官员百姓都要说你陈崇恩至公无私,大义灭亲。”

陈封惊骇,张口结舌不能言语。郑帝道:“朕知道你的心思,至亲者父母,至爱者子女,天下间谁能眼见儿子赴死而不加理会?朕的儿子犯下谋逆大罪,朕尚且不愿将他处死,何况你儿子这等小事?但陈銮一条性命却又干系重大,日后你陈崇恩为郑国之伊尹霍光,我郑国基业,你陈家前程,全在陈銮一人身上。”

顷刻间无数念头从陈封心头划过。只看郑帝条理如此清晰,便知此事必是洪福进言。洪福只要郑帝处死陈銮,以使君臣心生芥蒂,日后才好设法构陷陈封。郑帝年老昏聩,竟不能虑及此处,更以君论臣为伊霍,岂不缪之极也。然郑帝所言却又是实,且不说声名小事,只今日若不应允,非但再不能执政掌权,身负托孤,只怕陈家前程也要毁于一旦。

陈封犹豫再三,终究不舍儿子性命。但今日若不应允,还能走出这紫宸殿么?陈封偷眼向北看去,只见殿北昏暗阴沉,帘幕重重,帘幕后足可藏下五十个羽林卫。然陈封细看,却又看不出有何异样。或者郑帝并无准备,若不应允,性命无忧,却是与郑帝撕破了脸,权势必不能保。

即刻起兵?梁都城中有金吾卫与羽林卫,郑帝岂能无防备?挥军攻打梁都?且不说将士有无这等胆量,便是禁军其他兵马,也断无坐视之理。况且众多将领家小皆在城中,又有谁敢轻易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若如此,当真为陈銮一条性命,坏了大局。

陈封迟疑难决,郑帝也不催促,只将目光投向窗纸。此时阳光已越过东偏殿屋脊,尽数照在正殿窗上,这屋内便亮堂许多,适才还不能见的灰尘,在阳光下飞舞跳跃。

郑帝转过头看向陈封,见陈封脸上仍旧阴晴不定,遂道:“古来成大事的,手段自不必说,心肠也是要硬的。以你一个儿子,换陈家为我郑国第一世家,更换得我郑国万世基业,这其间利害,崇恩岂能分辨不出?你若能借此成就一统大业,更可造福天下子民,岂非皆是你陈崇恩的福报?你虽丧一子,却不必背负杀子的罪名,这罪名朕来担。朕下旨处死陈銮,你又岂能抗旨?”

陈封猛地抬起头,直视郑帝目光道:“陛下,臣子有过,其罪当诛,但,念在臣为国效命多年份上,便不能饶他一命么?陛下...此事,便无法可想么?”

郑帝叹道:“崇恩,并非是朕要取陈銮性命,实是权衡再三,舍此再无他法了。你若要保陈銮性命也无不可,只需你上一道自贬奏疏,自请革去禁军都宣抚使之职,太子继位之时,你自然也不能再受顾命。若如此,此案也不必发回梁州府重审,朕便可开恩赦免陈銮之罪。崇恩,你意下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