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1章 船山书院需要一个理性、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李唐很清楚,西北王府和科技教现在只能说是暂时在这片土地打开了局面。而想要真正地改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几百万各族人民的思想和信仰,任重而道远。

“很好。”

李唐的目光转向李虎,很认真地问道:

“‘新丝绸之路’的第一期工程,从北庭州到恒罗斯河,需要多久能够完成?”

李虎上前一步,沙盘上的地形瞬间放大,一条清晰的线路图被标注出来,沿途的地质结构、资源分布、施工难点被一一量化。

“校长,根据现有资源储备与工程傀儡数量,并考虑到需要新建三座大型水泥厂与两座钢铁冶炼厂,预计工期为18个月。

如果能够在本区域内招募并培训五万名合格的本土工人,并由工程傀儡作为技术指导,工期可以缩短至12个月。

此方案的优势在于,能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快速将沿线民众纳入我们的经济体系,完成初步的社会结构改造。”

“就按这套方案执行。”

李唐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郑重其事地说道:

“李豹,你配合药罗葛·娜扎,负责制定招募与培训计划。我不仅要工人,还要通过这个过程,筛选出第一批有潜力的基层管理者。”

“明白。”李豹回答得干脆利落。

李唐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从北庭州,到恒罗斯河流域,再延伸向遥远的西方。

“铁路,是这个新体系的骨架。但光有骨架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血肉和灵魂。”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

“我们最大的短板,依然是人。船山书院招收的这三千名学子是种子,但种子发芽成长需要时间。我们等不了那么久。”

他站起身,走到一面巨大的屏幕前,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书院操场上那些激动未平的学子们。

“我需要一个体系,一个能够以最高效率,将这些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的灵魂,锻造成能够驾驭工业文明的‘新人类’的体系。”

李龙眼中数据流再次加速:“指挥官,是否要启动‘启蒙者协议’?建立标准化教育体系?”

“启动它,并且要用最高优先级。”

李唐很果断地点头,沉声道:“我不管他们过去是牧民、是农夫、还是贵族子弟。从今天起,他们只有一个身份——船山书院的学生。”

“我们之前研究出的那套方案,可以酌情考虑再作调整。我要建立一个清晰、可量化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让每一次努力都有明确的回报。”

“这个体系,将成为船山书院的核心竞争力。它培养出的人才,将是驱动整个大西北呈良性运转的新鲜血液!”

三天后,一份名为《船山书院星级晋升体系》的方案,摆在了所有三千名学子的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