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7章 李唐喊出了最强诱惑之声!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西北王李唐这是要从根源上抹除一个旧有阶级的存在合法性!

王崇文浑身冰冷,他看着台上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个人的野心竟然能大到如此地步。

他难道真的不怕与全天下为敌吗?

你即算打下了天下,可没有读书人代表的士绅阶层为你解忧,你凭什么就认定你李唐能坐得了天下?

李唐的演讲并未就此结束。他那振聋发聩的宣言,只是一个开始。

他抬手,那足以掀翻天空的狂热声浪,竟奇迹般地渐渐平息。

数万双眼睛,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死死地盯着他,等待着他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刚才,我谈了‘农、工、商’,这是我们发展壮大的骨架。但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光有骨架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灵魂,需要大脑,需要能够让骨架不断成长、不断进化的核心驱动力。”

李唐的声音再次通过扩音法器,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语气比之前更加沉稳,却也更加深刻。

“这个核心驱动力,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四个字——‘学’!”

“学习!知识!”

“鲁老和华老已经用事实向我们证明,知识能够让我们造出蒸汽机,能够让我们战胜瘟疫。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我将之称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这个词,对台下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结合上下文,他们瞬间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李唐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而是用一连串极具穿透力的问题,将这个概念深深地烙印进他们的脑海。

“同样一块铁,在庸人手中,可能只是一把钝刀。但在掌握了冶炼和锻造知识的工匠手中,就能变成削铁如泥的百炼钢刀!知识,是不是生产力?”

“同样一块土地,用旧方法耕种,亩产不过两石。但掌握了良种培育、地力恢复、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农技师来耕种,亩产可以达到十石,甚至二十石!知识,是不是生产力?”

“同样一支军队,装备相同,人数相当。由一个只知‘勇’字的莽夫指挥,可能是一盘散沙,一触即溃。但由一个精通兵法、懂得天文地理、擅长后勤调度的将领指挥,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知识,是不是生产力?”

一连三问,如同三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朴素却又被刻意掩盖了千年的道理: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命,不是出身门第,而是我们脑子里的知识,以及我们运用知识去改造世界的能力!”

他环视全场,目光尤其在那些穿着朴素的寒门学子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对,也不全对。”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愣住了。

李唐微微一笑,解释道:“我更认同的说法是: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不读书,不学习,你肯定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更遑论改变家族和后代的命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过去,知识是被垄断的!竹简昂贵,纸张稀少,一本书的价格,甚至超过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寒门子弟,连书都摸不到,又谈何学习?谈何改变命运?”

这番话,说到了无数人的痛处。

不少上了年纪的读书人,都忍不住眼眶泛红。他们为了求学,曾付出过何等惨重的代价,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我西北王府,耗费巨资,改良了造纸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种知识的垄断!我们让纸张的价格,降低到了过去的百分之一!我们让一本书的成本,从几贯钱,降低到了几十文钱!”

“我们希望,让天下的每一个人,都有书可读,有学可上!”

“但是!”

李唐的语气陡然变得凌厉,愤然说道:

“我们改变了技术,却没能改变人心!在西北之外,那些顽固守旧的世家门阀,那些封建权贵,他们看到了新技术的潜力,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不是推广,不是普及,而是不择手段地进行垄断!”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势,打压我们的商队,查抄我们的书籍,甚至仿造我们的技术,却将价格定得比天还高!

他们牢牢地把持着造纸和印刷这两个行业,继续将知识当成是他们独享的禁脔!他们宁愿让无数穷苦人家的孩子目不识丁,也不愿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一丝一毫的动摇!”

这番话,如同一把利刃,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血淋淋的现实。

四方馆席位上,王崇文和卢思明等人脸色煞白,如坐针毡。

李唐所说的,正是他们这些世家门阀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这就是我今天要对所有人说的。”

李唐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充满了无与伦比的煽动力和自信,朗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