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他李桓乃天皇贵胄,大唐太子,身份尊贵,学识渊博,天下间能入他眼的女子本就稀少。
而如杨文菁这般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定如凤毛麟角。若能将她纳入太子府为妃,岂非人生一大幸事?
他压低声音,凑近杨文菁,带着一丝自以为是的柔情,诚心说道:
“学姐学识过人,小弟佩服不已。若师姐不弃,他日小弟或可向父皇求赐婚,届时,你我便可日夜研习这‘代数几何’,共创一番……”
他的话还未说完,杨文菁的眼神陡然变得冰冷,她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李桓的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桓学弟,你误会了。我向你讲解,乃是船山书院学子互助之责,亦是我温故知新之法。至于你提及的婚嫁之事,恕我直言,你与我并非同路人。”
李桓愣住了,脸上的笑容僵硬。
他从未想过,竟然会有女子如此直接地拒绝他,而且是在他暗示了“太子妃”的可能之后。
杨文菁没有理会李桓的尴尬,继续说道,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我杨文菁此生最大的追求,便是追随王爷,成为西北王府的妃子,为王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我的才学,我的智慧,都将献给王爷,用来推动‘科技教’的传播,改造这个旧世界。
在王爷的宏图中,没有所谓的门第和身份,只有对科学的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我深知,只有王爷,才能真正理解并实现我的抱负。”
此言一出,李桓如遭雷击,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王崇文和卢思明等人也震惊不已。
他们万万没想到,杨文菁的志向竟然是成为西北王的妃子,而且将自己的未来与李唐的“宏图”紧密相连。
这番话,不仅是对李桓的彻底拒绝,更是在无形中,将李唐的地位抬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显然,在杨文菁的眼中,大唐太子与西北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这……这怎么可能?!”
李桓失声喊道。
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
他无法理解,一个女子怎会有如此“离经叛道”的抱负,竟公然宣称要嫁给一个藩王,而且言语之中,竟将这藩王视为天下之主,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学,都视为工具,只为那藩王的宏图添砖加瓦。
林昭君看了看李桓,眼中闪过一丝同情,但随即又被坚毅取代。
她也曾与杨文菁有过类似的交流,深知她的决心。
在“科技教”的熏陶下,她们这些学子,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闺阁女子。
她们的眼界,被王爷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彻底打开,她们渴望的,是参与到那改变世界的伟大进程之中。
“李学弟,文菁学姐所言,乃是她发自肺腑的志向。王爷所倡导的‘科技教’,所建立的‘船山书院’,其目的便是要打破旧有的一切桎梏,释放人类最纯粹的创造力。
在这里,身份、门第皆是虚妄,唯有知识与实践,才是衡量一个人的真正标准。”
林昭君补充道,她的语气中明显带着对李唐的绝对拥护和对“科技教”的坚定信仰。
李桓呆立当场。他的身份、他的背景,在杨文菁和林昭君这些西北学子的眼中,竟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这个西北王府,这个船山书院,正在孕育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一种足以颠覆他所认知的一切的力量。
远在总控智能星辰的屏幕前,李唐将图书馆内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他嘴角微扬,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杨文菁的回答,无疑是对他“知识与权力”博弈的最好印证。
这些年轻的学子,正在以超乎预期的速度,接受并内化“科技教”的思想,将个人价值与他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