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呷了一口。
“这都在基本的人性逻辑和地缘政治逻辑的推演范围之内。”
他神情淡然地缓缓说道:“保义可汗除了求援和离间,别无他法。赤德松赞是人杰,吃过一次亏,他会选择最理性的方式来应对,那就是模仿和追赶。而李纯,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他懂得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都做出了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李唐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这丝赞许就被绝对的自信所取代,呵呵笑道:“但可惜,他们所依据的‘正确’,是建立在一个即将被淘汰的旧时代逻辑之上的。”
李唐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这不再是简单的地图,而是一个可以实时显示兵力、资源、地形的动态三维沙盘。
“李龙,汇报‘中亚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的组建情况。”
“是,主人。”
李龙的电子眼投射出两道光束,在沙盘上标注出详细的数据。
“根据您的指令,中亚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已完成初步整编。总兵力为十万人。”
“其中,原安西军第3师及工程兵第三兵团核心骨干,共计一万五千人,组成集团军的指挥中枢、技术兵种(炮兵、装甲兵、工兵、通讯兵)以及快速反应部队。他们将是整个集团军的利刃和大脑。”
“新编第一、二、三牧民团,共计三万五千人,已完成初步的队列和武器使用训练。他们将作为集团军的侧翼和辅助部队,负责维持战线、清剿残敌和后勤运输。”
“最新俘获的回鹘降兵,经过筛选和整肃,已挑选出五万名青壮,组建为‘先锋军团’。他们将被投入到战场的最前线,承担攻坚和消耗任务。他们的武器装备,将以米涅步枪和长矛为主,辅以少量迫击炮支援。”
李唐点了点头,这个编制,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核心部队保证了战斗力的上限和指挥的绝对可控。新编牧民团是自己培养的嫡系力量,是未来的基石。而用回鹘降兵组成的“先锋军团”,则是一步精妙的棋。
这既解决了俘虏的安置问题,又能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还能通过战功和改造,将这部分人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以战养战,用草原人去打草原人,用波斯人去打波斯人,这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扩张方式。
“后勤保障呢?”
李唐问道。这是远征的重中之重。
“报告主人。根据‘五年计划’前期成果,我们的后勤体系已初步建成。第一,‘骆驼’系列2.5吨载重卡车,已量产超过一千辆,足以组建一支强大的摩托化运输部队。
第二,北庭州-安北都护府的铁路路基已基本完成,预计三个月内即可通车,届时,我们的物资运输效率将提升五十倍以上。
第三,我们已在北庭州、伊州和玉门关建立了大型前进基地,储备了足够支持十万大军连续作战三个月的燃料、弹药和给养。”
李龙继续汇报道:“此外,根据您的命令,‘推土机营’已正式更名为‘01式多功能装甲工程车营’。
第一批十二台加装了V形破障角、推土铲、起重臂和后置绞盘的工程车,已完成改装。它们不仅是攻城利器,更是我们跨越中亚复杂地形的开路先锋。”
李唐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就是体系的力量。
当敌人还在为一场战役的胜负而绞尽脑汁时,他已经在用一个跨时代的工业体系,来支撑一场席卷大陆的战争。
战争,打的从来都不是前线的士兵,而是后方的生产线、运输线和组织度。
“很好。”
李唐的目光,从沙盘上回鹘汗国那已经变得暗淡的区域,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遥远的西方——那片名为“呼罗珊”的富庶之地。
“命令铁列都,留下一万人,负责清剿回鹘残余势力,并配合后续的资源勘探队,对整个漠北草原进行一次彻底的矿产资源普查。我需要知道,那片地下,到底埋藏了多少煤、多少铁、多少铜。”
“主力部队,即‘中亚解放军’第一集团军,休整七天。七天后,全军开拔,向西挺进!”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拔汗那(费尔干纳盆地)。打通进入河中地区的门户。”
“第二个目标,是撒马尔罕。控制这座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我们就扼住了整个中亚的咽喉。”
“最终目标,是呼罗珊的核心城市,内沙布尔!”
李唐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内回荡,清晰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不管现在的呼罗珊,是塔希尔家族在统治,还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在管辖。我只知道,从我们的军队踏上那片土地开始,它将只有一个主人。”
“传我的总动员令:所有工厂,进入战时生产状态。所有学校,加强思想和军事教育。所有新占领区,立刻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和人口普集。”
“我要让整个西北,都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用一场势不可挡的闪电战,将所有潜在的敌人,都碾碎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
“是,主人!”
李龙的电子眼红光一闪,无数的指令,通过电波,瞬间传达到了西北王府控制下的每一个角落。
庞大的机器,开始轰然运转。
窗外,夕阳的余晖已经散去,夜幕降临。
但在龙巢基地的下方,那座名为“龙巢”的庞大地下工业城市,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高炉的火焰映红了夜空,工厂里传来巨大的轰鸣,那是属于新时代的脉搏与心跳。
一个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正在东方悄然崛起。
它的第一次深呼吸,已经让旧世界的格局天翻地覆。而当它真正迈开脚步时,整个世界,都将在它的脚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