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叶浩然如此谦虚,太学生中终于是有忠橙看不下去了。
寒门学子领袖郑知常早已按捺不住,他敏锐地意识到,此刻正是为“叶门”争取最大利益的关键时刻!
他猛地出列,对着上官婉儿深深一揖,第一次面对帝国中枢掌权人,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启禀上官昭容!太学生今日伏阙上疏,本为陛下临朝而来。然宫门之外,得闻叶少卿振聋发聩之‘浩然四句’,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至今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当今文脉滞涩,学坛晦暗,天下莘莘学子,正翘首以盼叶少卿这般明师指引!
恳请昭容明鉴,允许叶少卿出任国子监大祭酒一职,执掌文衡,护佑我大周文脉昌盛,大兴教化!此乃天下士子之心愿,文道昌隆之基石!”
叶浩然听的微微一愣,大周的大祭酒,差不多是后世的国家教育部部长。
这是给自己求官来了,你小子这也太着急进步了吧。
郑知常却有自己的盘算,他们这些寒门子弟今日在广场上公开拥戴叶浩然的学说,早已打上了“叶门”烙印。
只有叶浩然先一步占据文教核心高位,他们这些追随者日后才能“水涨船高”,获得进身之阶。这是一荣俱荣的利益捆绑!
叶浩然先进部,以后才能带动他们后进部。
然而,郑知常的话音刚落,内阁首辅王守心,眉头微微一皱。
现在的太学生,真是太不懂事了,叶少卿也是你们能抢的。
他快步走到众人身前,对着上官婉儿郑重一礼,声音苍老,却异常沉稳而有力。
“启禀上官昭容!叶少卿之功勋,岂止于文教?斩龙除孽,护佑洛阳,此乃擎天保驾之功!一句‘国之柱石’毫不为过!
叶少卿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既有文宗之浩瀚,亦有治国之韬略!若仅委任大祭酒之职位,岂非明珠暗投,暴殄天物?天下人只会说陛下赏罚不明。
老臣斗胆,恳请昭容明鉴!叶少卿之才,非入台阁、参赞机枢不能尽其用!唯有位列中枢,方能大展宏图,辅佐陛下大治天下,泽被苍生!”
王阁老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次辅张周立刻附议,“王首辅所言极是!叶少卿之才,宰辅之器也!非台阁之位不能配其德!”
李光弼也是随后跟上。
“臣附议!叶少卿当入阁参知政事,总揽国事,此乃社稷之福!”
区区一个大祭酒?打发臭要饭的呢?
入阁!必须立刻入阁!
其余官员此刻也反应过来,想起上次差点让上官婉儿把叶浩然“拐”进内廷的教训,此刻竟是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
纷纷上前,声音铿锵,态度坚决,
“臣等附议,请叶少卿位列台阁,入主中枢,请昭容明断。”
这等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都快成圣人了,必须牢牢按在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上,当自己同僚上司才行!
众人一刻没有女帝即将临朝而惊喜,接下来赶来的是对叶浩然的激烈争夺之上。
寒门学子要抢他去“铸文脉”,当自己堂堂正正的老师。
内阁老臣要拉他入中枢“治天下”,当自己的同僚。
两股力量,一为学派,一为庙堂,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上官婉儿那绝美而沉静的面容上,等待她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