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1章 浪漫之事,明白不可为而为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百家?”

马良第一个想到诸子百家。

但转念一想,诸子百家指学术派别总称,和姓关系不大。

“是指诸子百家姓氏吗?”

关平也想到了,直接问秦操。

马良、费祎,以及杨颙不约而同看了一眼关平。

关平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对,也不对。”秦操轻轻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不是大汉常用的隶书,不是用于特殊场景的篆书,也不是近些年开始兴起的楷书与草书。

与其说字,更像画。

“这是什么字?”

关平实在认不出来。

“这是‘姓’字,甲骨文,商周时期字体,只因记录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少有文字记载。”

秦操指着“姓”字解释。

“甲骨文也叫象形文字,可以形象表达字的含义。

‘姓’字由‘女’和‘生’组成。

‘女’代表女性,‘生’代表血脉传承,由此可看出,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用于区别族群。

有史记载姓最早能追溯到周朝,周人禁止族内通婚。

至于氏……”

说到这里语气一转。

“氏是姓的分支,用于区分族群的子孙之所出。

以地名为氏,如韩赵魏;以官职为氏,如司马;以先祖字为氏,如中平王庶子字林开,后代以林传世。”

话说完,关平、邓艾若有所悟。

两人一个出身不高,一个出身落魄寒门单身家庭。

前者没机会接触这些知识,后者则没有家族长辈教。

这属于贵族常识。

像马良、费祎、杨颙有家族传承,自然没有这种疑惑。

秦操喝了口茶润润嗓子,说回正题:

“‘百家’不是指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诸多思想流派,以及代表人物总称。

如我前面所言,这类人有姓有氏,九成九贵族出身。

而今不分姓和氏。

我说的百家姓,‘百’泛指多数,收集大汉所有姓氏。”

言尽于此,秦操推了下茶杯。

小玖立刻满上。

秦操静静品茶,望着茶水蒸腾的热气,目光逐渐迷离。

春秋战国礼乐崩坏,一群周王室后裔打出猪脑子。

最后嬴政,也可以说赵政,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然而,究其根本,嬴政乃至秦朝都有周王室烙印。

秦人先祖非子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到秦谷。

秦国时期,嬴政首先是周王室贵族,然后才是秦国的王。

甚至秦朝建立后,依旧延续周王室的宗法制度。

不仅姓氏有别,姓氏也是贵族专属,普通人只有名。

直到秦朝灭亡,草根刘邦坐上皇位,没受周王室制度影响,周王室至此彻底崩塌消亡。

大汉延续至今已经不分姓和氏。

普通百姓也有姓氏。

虽有改变,但不彻底。

大汉同样讲究出身和家族史,普通人想出人头地概率极低,卫青更是属于特例中的特例。

汉末之乱说到底也是一群贵族争斗,普通人就是炮灰。

秦操想改变这个时代。

纸和印刷术齐备,可以动手了。

《百家姓》便是敲门砖。

只看谁敢露头,秦操一砖拍得他头破血流。

一念至此,秦操作出补充:

“这本《百家姓》记录的姓氏,排名不分先后高低。”

费祎闻言瞳孔微微一缩。

随即迅速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与秦操对视。

马良正在记录秦操的话,手一抖,墨汁从笔尖滴落,滴在白纸上,墨迹泛开污染大段记录。

此刻脸上写满为难之色。

“军师,眼下正值乱世,收集姓氏难度有点大,你看……”

“难办?”

秦操眼睛微微一眯,透过茶水蒸腾的水汽望着马良。

“难办也要办。”

“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总要给留下点痕迹,证明你来过。”

马良握紧笔杆,指尖因用力而发白,有那么一刻,他想忘却生死,和秦操拼一个未来。

但理智不允许。

成年人的世界,背后还有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