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正是大儒卢植,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腰板挺直,一身儒雅之气。其后是蔡琰的父亲、名满天下的文学大家蔡邕,面容慈和,透着学者的温润。另一位则是王妃杜茵的父亲,世子刘政的亲外公,一位同样德高望重、在邺城极受尊敬的长者,杜公。
这三位长者方才是在处理邺城新设的“弘文馆”(类似最高学府)的年终事务,故而迟来。他们一出现,立刻给热闹的家宴增添了几分厚重的文华与长辈的慈祥。
“哈哈,看来我等老朽来得正是时候,未曾错过这团圆佳宴!”卢植声若洪钟,笑着向刘隽及天子刘协行礼,“臣等来迟,望陛下、燕王恕罪。”
刘协连忙示意平身。刘隽更是亲自起身相迎:“卢公、蔡公、杜公何罪之有?三位先生为我大汉培育英才,殚精竭虑,辛苦备至!快请入席!”
三位老者笑着还礼,正准备走向为他们预留的席位时,两个小小的身影却像欢快的小鹿般猛地扑了过来!
正是刘政和小刘璃!
“卢爷爷!蔡爷爷!外公!”刘政兴奋地大叫着,毫无世子架子,但他这次目标明确,第一个就扑向了自己的亲外公杜公,紧紧抱住老人的腰,仰起小脸,“外公!您怎么才来呀!政儿都想您了!” 那亲昵依赖的模样,与外孙见外公的自然情感流露无遗。
杜公被外孙这么一扑一喊,心瞬间就化了,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了幸福的沟壑,连忙弯腰搂住宝贝外孙:“哎哟,我的好政儿,外公的心肝哟!是外公不好,学院里那些老头子事情多,耽搁了,让我家政儿等急了吧?” 言语间充满了溺爱。
卢植和蔡邕也笑呵呵地看着这温馨一幕。刘政也没冷落另外两位爷爷,抱完外公后,又转身礼貌地向卢植和蔡邕问好:“卢爷爷好!蔡爷爷好!”
“好好好!”两位老者也笑着回应。
还没等三位老人“应付”完刘政,另一个更小的“不速之客”也到了。小刘璃见哥哥扑过去,也学着他的样子,咯咯笑着,摇摇晃晃地跑过来,她倒是目标明确,直冲最熟悉的亲外公杜公,张开小手臂,奶声奶气地喊着:“外公!抱!璃儿也要!”
杜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一边搂着外孙,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这软糯的小外孙女也抱了起来,一左一右,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哎哟哟,我的两个小宝贝哟!今天有没有乖乖听娘亲的话啊?”
小刘璃被外公抱起来,熟练地伸出小手就去摸杜公花白的胡子,咯咯笑个不停。卢植和蔡邕也围过来,逗弄着这两个开心果。
一时间,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尤其是一下子拥有两个“挂件”的杜公,被外孙、外孙女的天真烂漫所包围,欢声笑语不断,隔代的亲昵之情溢于言表,场面温馨得令人动容。
席间众人看着这老少同乐的一幕,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刘隽和杜茵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蔡琰看着自己父亲与孩子们嬉戏,也倍感温暖。就连一向严肃的沮授、典韦等人,神色也柔和了许多。
陆逊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安静地看着这一幕,清澈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他自幼经历家变,很少感受到这般温馨热闹的家庭氛围。
细心的刘政似乎察觉到了新伙伴的安静,他从外公怀里钻出来,又跑过去拉住陆逊的手,把他往人堆里带,热情地介绍:“伯言兄,快来!这是我外公!最疼我了!这是卢爷爷,学问最大了!这是蔡爷爷,弹琴写字最好看了!”
他还特意对杜公说:“外公,这是陆逊哥哥,父王说他可聪明了,以后和我一起读书!”
刘政的热情和介绍,让陆逊心中的些许隔阂与陌生感瞬间消散了许多。他腼腆地上前,规规矩矩地向三位长者行礼:“小子陆逊,见过杜公、卢公、蔡公。”
三位长者早已听闻陆逊之事,见他知书达理,眼神清正,又是忠良之后,皆心生怜爱,尤其是杜公,笑着温和回应:“好孩子,不必多礼。以后常和政儿一起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