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极难成形,沈错便联想起江中的旋涡,以意念描绘它的中心,它的边缘,它的旋转方向。炁旋越发清晰直至丹田一跳!阴经气血沿着任脉下降,阳经气血循着督脉上行经过丹田交汇,循环成圈。一周天…两周天…竟比之前运行速度快了数倍!疲惫感在灵气一遍遍的往复冲刷之下冰消融解。
沈错睁开双眼,但见洞中一景一物分外生动,连细缝之中无名虫豸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灵气运转速度的提升将沈错的目力,身手都拔高到了另一个层次。
“可惜…”沈错自查内息,暗叹一声,“我空有顶尖高手的灵气调用速度,却无相匹配的丹田容量和纳气指诀。”
“不过,今夜已是收获颇丰了,不能太过贪心。”沈错瞥向身旁,天机子师徒仍自打坐,便轻身掠出洞外。
洞外月沉西岭,分外静谧。沈错寻了处空地习练起了早已是千锤百炼的八卦掌。灵气飞速运转之下,体轻身盈,掌法越来越快,竟惊走了十丈之外的鸟兽。
练习十遍有余,天色却不见转亮。天空低垂,乌云压了下来,山岗处狂风四起,大雨不期而至。
等沈错掠回洞口,天机子师徒已与白郁汇在一处,几人一同上到古寺与曾先生商议是去是留。
“听这里的老方丈说。雨季到来后,山路容易被冲毁,不走会被困在山上。”“三斤”建议尽快动身。
“我看这书箱密封严实,淋雨也不怕,趁着雨小,我们快些出发。”沈错颔首同意。
曾先生自是不再犹豫,当即动员学生披上蓑衣,冒雨下山。
一行人路至太子庙,大雨仍是不停,地面泥泞不堪。避雨之时回望来路,垸田汪洋,已经分不清秧田还是河流。众人心头满是阴霾:内涝如此严重,此处的居民何以生存?
拐上主路,忽见十几道身影披着雨具围拢上来。为首者瞥见沈错一行背负的木箱,语气严厉:“站住!哪来的?开箱检查!”
老马见对方身着便衣却举止利落,心底暗生警惕。一番问答后得知,为抵御日寇,政府正以常德为核心构筑洞庭西岸防线,眼前正是汉寿百姓自发组建的“抗日自卫队”。
这支队伍已逾千人,分批在要道设置关卡盘查行人、管控洞庭流域船只,还为军队勘探地形、囤积物资,可算当地抗日的重要力量。
消除误会后,领队见众人衣履泥泞,主动开口道:“军爷,要不你们随我回县城歇息吧。”
众人互望一眼,人人浑身淌水,狼狈不堪,正愁无处落脚,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
城中百姓轮流外出巡防,许多民宅暂时空置,沈错一行便被安置进了一处较大的院落之内。
其时日寇步步紧逼,家家户户半数口粮已被征作军用,哪还有余粮待客。加之暴雨淹没良田,新粮眼看难以为继。因此,当院主提出备饭时,所有人皆是摆手推辞。
然而当瓷盘端上脆甜的荸荠、粉糯的莲藕时,众人却又释怀了。此地百姓既然能在汉寿地界繁衍生息数代,自有其生存的智慧:水田难种稻麦,便种植耐涝的水生作物,在湖汊沼泽间辟出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