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厅搜查一科的资料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伊达航抱着一摞厚厚的档案盒,将它们放在办公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档案盒上贴着“一年前女性自杀案”的标签,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显然被翻阅过多次,不难推测是高木在结案后偷偷找来研究的。
没有这些偶尔的细节都忘记高木刚出场的时候有多帅了。
伊达航坐在椅子上,解开档案盒的搭扣,指尖抚过最上面的结案报告。
报告封面是高木工整的字迹,写着“德牧幼子、娜塔莉·莱金、宴上精华自杀案结案报告”,下方签着他和高木的名字。
他翻开报告,一页页仔细查看,里面贴着现场照片、证人证言、法医鉴定书,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符合警方结案的标准。
翻到报告最后一页,伊达航的目光顿住了,在报告末尾的空白处,高木用铅笔写了几个小小的字:“待确认”。
字迹潦草,像是犹豫了很久才写下的。
伊达航盯着这三个字,脑海里浮现出一年前结案时的场景:高木拿着这份报告,眉头紧锁,对他说“伊达前辈,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德牧幼子的房间太干净了,不像是一个刚经历撞人逃逸、情绪崩溃的人会有的状态”。
当时他拍了拍高木的肩膀,安慰道“案子已经查得很清楚了,遗书、证人证言都对得上,别太较真,新人总是容易想太多”。高木没再反驳,只是默默在报告上签了字,现在想来,这“待确认”三个字,藏着他当时未说出口的疑虑。
伊达航叹了口气,拿起手机,拨通了档案管理处的电话:“帮我调一下一年前德牧幼子、娜塔莉·莱金、宴上精华三起案件的补充调查记录,尤其是高木涉警官后续提交的观察报告。”
形式上来讲打个电话应该是拿不到这些东西的毕竟大家都属于不同的机关。
但话又说回来了。
有个玩意儿叫人脉。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回应:“伊达教官,高木警官当时提交过三份补充报告,都标注‘非必要存档’,我现在就给您送过去。”
挂了电话,伊达航靠在椅背上,想起高木刚进警队时的样子,青涩却执着,每次办案都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他问个不停,一个好学的学生。
这一年来,高木成长了不少,却始终没改掉“钻牛角尖”的毛病,尤其是对这三起自杀案,总觉得有遗漏的线索。现在高木被绑架,恐怕就和这份“执着”有关。
几分钟后,档案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送来补充报告。
在此大概的班列了几遍后依旧没有得到新的线索,伊达航拿出手机,拨通了安室透的电话:“降谷,我这边拿到高木当年的补充报告,三起自杀案都有疑点,德牧幼子的房间、娜塔莉的短信、宴上精华的日记,可能都和高木被绑架有关。”
“我知道了。”电话那头的安室透语气沉稳,“景光正在追踪平板信号,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班长你先整理好补充报告,我们稍后汇总。”
挂了电话,伊达航立刻开始整理线索,将高木提到的疑点一一标记出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尽快找到高木,不能让他因为这份“执着”出事。
与此同时,警视厅技术科的房间里,诸伏景光正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屏幕上是黑羽公司技术部的远程操控系统界面,一串串代码不断滚动,偶尔弹出红色的“信号干扰”提示框。
这种级别的东西就用不着诺亚出马了。
一天天的老找小孩子干活算什么?
哥们自己多少也会点。
他,诸伏景光,苏格兰威士忌,十项全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架得了狙做得了饭,管得了家黑得了网!
安室透站在他身后,目光紧紧盯着屏幕,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高木被绑的实时影像。
“信号干扰很强,对方应该用了专业的干扰设备。”诸伏景光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语气却依旧平静,“不过羽公司的系统有抗干扰算法,我已经锁定了三个可能的信号源,正在逐一排除。”
安室透点点头,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波动曲线:“这个信号频率很不稳定,像是在移动中发出的,可能是犯人随身携带的设备,先排除这个,重点查另外两个固定信号源。”
诸伏景光依言操作,将移动信号源标记为“次要目标”,集中精力破解另外两个固定信号源。
过了大概十分钟,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绿色的提示框:“信号源定位成功,坐标:九州博多市沿海区域,信号经三次海外服务器跳转,精确位置需进一步排查。”
“博多沿海?”安室透眉头微蹙,拿起手机调出地图,“那里有不少废弃的码头和仓库,很适合藏匿。犯人用海外服务器跳转信号,就是为了拖延我们定位的时间,看来是早有准备。”
诸伏景光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喝了一口桌上的水:“我已经把定位信息发给萩原和松田了,他们现在应该快到西边工厂区了,不知道有没有发现。”
“先别急,我们再试试能不能破解平板的加密程序,看看里面有没有更多线索。”
安室透将手里的平板递给诸伏景光,“高木被绑的影像里,背景有一些模糊的标志,或许能通过增强画面,辨认出具体地点。”
诸伏景光接过平板,连接到电脑上,打开图像增强软件。
屏幕上的影像开始变得清晰,高木身后的钢架上,隐约能看到一个褪色的标志,像是一艘船的图案,旁边还有几个模糊的日文,经过软件修复,勉强能辨认出“博多港旧仓库”的字样。
“是博多港的旧仓库区!”诸伏景光眼睛一亮,“那里有一片废弃的仓库,多年前因为港口扩建被闲置,很少有人去,很符合藏匿的条件。”
安室透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萩原研二的电话:“萩原,信号定位到九州博多沿海的旧仓库区,高木被绑的地方可能是博多港的废弃仓库,你们现在在哪里?”
电话那头传来萩原研二的声音,背景有轻微的风声:“我们刚到西边工厂区,排查了第一个仓库,没发现高木的踪迹。博多港?距离不算远,我们现在就赶过去,不过从这里到博多。”
“注意安全,路上保持联系。”安室透挂了电话,又对诸伏景光说,“你继续监控信号,一旦有新的波动,立刻通知我。我去跟伊达哥汇合,整理旧案线索,看看能不能找到犯人更多的信息。”
诸伏景光点头:“好,你去吧,这里交给我。”
安室透转身走出技术科,脚步匆匆。
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着高木的安危,他们必须尽快拼凑出完整的线索,找到犯人的动机和准确位置。
虽然他和高木涉其实并不熟就是了.....
他一个比高木涉早了好几年毕业,毕业了就被外派出去卧底中途n年都没在国内的警校学长怎么可能和高木涉熟悉嘛!!!
什么你问他他为什么和高木并不熟悉还这么热心肠的帮忙?
首先排除一个选项,那肯定不能是因为他心地善良。
原因1,高木涉好歹是同事,能救就救一下。
原因2,虽然他自己,景光还有研二他们三个和高木不熟,但是班长和松田阵平那小子和高木熟悉啊!他们五个分什么彼此一个人的熟人就是大家的熟人!
救就完了!
....
另一边,萩原研二驾驶着黑色轿车,在城市道路上疾驰。
车子穿梭在车流中,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即使在拥堵路段,也能凭借萩原精准的操控,灵活地变道超车。
主打一个不管交通法。
在监控摄像头社会普及的年代,只要交警追不上他们,他们就不用回头打报告递申请写检讨。
坐在副驾驶的松田阵平,一脸平静面部感受毫无波澜的手里拿着高木的行车记录仪数据,不断在地图上标记路线。
“行车记录仪显示,高木昨天离开警视厅后,并没有直接去西边工厂区,而是先去了市中心的一家旧书店。”松田阵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就在前面那条街,我们先去那里看看,或许能找到线索。”
萩原研二点点头,打了个转向灯,将车平稳地停在旧书店门口。
书店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招牌上的油漆已经脱落,门口摆着几个装满旧书的纸箱,上面贴着“特价处理”的标签。
两人下车走进书店,店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味。
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收银台后看报纸。看到他们进来,老人抬起头,笑着问:“两位要买书吗?我们这里有很多绝版的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