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2121章 发展史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 北方动荡与技术南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如“五胡乱华”),人口大量南迁(“衣冠南渡”),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犁耕)和文化,推动南方发展。

- 南方经济崛起:

长江流域逐渐成为粮食主产区(“苏湖熟,天下足”雏形),建康(今南京)成为南方政治中心。隋唐时期,大运河开通后,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南方手工业(如瓷器、茶叶)和商业(扬州、益州)繁荣,开始形成“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

四、宋元至明清:南方超越与南北融合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宋代后,南方(尤其是江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农业(双季稻)、手工业(景德镇瓷器、棉纺织)、商业(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多在南方)远超北方,科举中南方士子占比显着更高。

- 北方的政治与军事角色:

元明清时期,都城多设北方(元大都、明清北京),北方仍是政治、军事核心,承担防御游牧民族的重任。南北通过漕运、移民等进一步融合,文化上形成互补(如北方戏曲、南方文学)。

总结

北方早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以政治、军事主导见长;南方因后期开发和经济优势逐渐崛起,最终形成“北方政治中心、南方经济文化重心”的格局,两者长期互动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上一页 目录 书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