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吐蕃的意思是?”
一旁的房玄龄开口询问。
“吐蕃还没有回复,不过松赞干布有个想法。”
李承乾说着,不自觉笑了起来,继续开口。
“他想答应大食借道,等大食的兵马到达大唐边境时,与我们前后夹击大食。”
李二在一旁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呵呵,前后夹击?这松赞小儿打的好算盘啊。”
周围几人认同点头,他们都是大唐朝堂上的国柱,对于战局的分析自然透彻。
说是夹击,但大食和大唐若是真落了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吐蕃的军队打谁可就不一定了。
况且让大食的军马借道对于吐蕃本就是一件危险的事。
松赞干布若是真想和大唐一同对付大食,自然会让大唐派兵和吐蕃一同攻打大食,何必放大食的军马过来。
说到底,松赞干布所想,就是坐收渔翁之利。
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封信前来,这封信是阳谋,更是神来之笔。
因为这封信,大唐还要承了他这个人情。
这代表着他站在了大唐这一边,最起码,明面上是这样。
而在大食那边看来,吐蕃答应让他们军马借道,吐蕃是站在了他们那一边。
到时候无论这场战争是哪一方胜利,吐蕃都能明哲保身,甚至还能分享胜利的果实。
这是妥妥的一箭双雕。
众人都能看明白,却没办法,毕竟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这松赞干布当真是个人物。”
杜如晦摸着胡须感叹了一句,李承乾不语,只是跟着点了点头。
能在史书上留下痕迹的人,自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