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困惑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康康,康康……”

霍萍一踏入二分半厅,便往厨房的方向赶。

“粑粑你听,是大姨回来了。”

人的感情深不深,一看便知。

康宝宝小屁股一滑,人蹦下了凳子。

“突突突”跑出厨房,迎接他大姨去了。

哟——

“朝升兄弟,您回来了。”

不大会儿,霍萍牵着康康的小手,已然来到了厨房。

嗯——

“我刚到家没多大一会儿。哟,今儿咋买这么多菜啊!”

杨朝升见霍萍拎着满满的一篮子菜。

他忙上前,帮一把手。

“前阵子听小桦说,估摸着你这几天就要回来。我不得掐着日子,为家里头多准备些吃的。”

现而今华夏物资相对匮乏。

除了葱姜蒜辣外。

霍萍采买了些当季的菠菜、小白菜、韭菜和莴笋,还有荠菜、马齿苋之类的鲜嫩野菜。

至于荤菜。

她只抢到几条海捕的盐渍带鱼。

这个“抢”字,用的一点儿都不违和。

眼下。

就是个有钱也难花出去的年月。

买东西主打一个手快有,手慢无。

那先前那些被贾张氏偷窃的腊鱼、腊肉,是从哪儿搞来的?

杨朝升的好奇心大起。

不由发问道:“霍姐,咱们家房檐下挂着的那几条腊鱼、腊肉,是……”

不待杨朝升把话说完。

霍萍就抢先说出了几条腊鱼、腊肉的来历。

这几条腊鱼、腊肉的来历,可不简单。

乃是现而今在天涯海角任地委书记的李不识,飘洋过海寄过来的。

李不识通过信件了解到。

自个儿侄子李向前和杨朝升,在四九城重新有了联系,两家还结了干亲。

一个是他侄子,一个是他最欣赏的年轻人。

那个战乱年代,同志之间建立的深厚革命情谊,哪怕最动人的华章,也难以用言语尽情表达出来。

李不识得到杨朝升的消息,心里头那是高兴不行。

作为长辈。

咋的,也要表示表示不是。

于是乎,李不识用自个儿的薪水,采购一些当地老乡自制的土特产,不远万里邮寄了过来。

东西邮寄到李向前工作的武装部。

其中属于杨朝升的一份。

前儿个,李向前亲自送到了杨家的二分半厅。

都知道,南方的湿气大。

若不腌制,食物很难能长久保存。

霍萍将腊鱼腊肉挂到房檐下,风干一下,去去湿气。

没曾想,竟然遭到了贼手。

“这么说,咱们家的腊鱼、腊肉被街道办的同志,拿去作为证物了。那我们还能要回来不?”

听杨朝升讲完,将将儿上演的那场闹剧。

霍萍有些儿担心东西拿不回来。

“霍姐,宽心吧您嘞!咱们家的东西肯定能够要回来。不过,我不准备要回来。那些东西经过了贾张氏的脏手,再让我吃,特么心里膈应。”

那些个腊鱼、腊肉被贾张氏曾经揣在怀里过。

想想就埋汰。

杨朝升铁定不会再吃。

“咋的?这么多的肉,说不要就不要,那咱们家可吃了大亏嘞!”

吃亏?

“信不信,这回的事儿,我非得让贾家大出血不可。”

特么老虎长时间不发威,这些个猴贼觉着他们又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