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血途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

面对如此刁钻的袭击,行军长史房玄龄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

他不再依赖固定的、易被侦知的补给线。而是化整为零,将大型粮队拆分成无数小型骡马队,不走官道,专寻猎户、药农才知道的隐秘小径,昼夜星散而行。

与此同时,他下令设置真假目标,派出多支疑兵车队,大张旗鼓走原有路线吸引注意,真正的粮秣则通过新路线悄然运输。

沿途的边民,也被利用了起来。

以盐铁布帛为酬,秘密发动沿途忠诚的山民、俚獠部落,利用他们对地形的熟悉,进行分段接力运输。

最狠厉的手段,则是房长史亲自设计甄别方案,以“双盲”口令、突然变更值守规律等方式,成功揪出了数名被鬼谷道收买或胁迫的军中文书和低级军官,然后当众明正典刑。

这举动,极大地震慑了那些潜伏者和二心者。

房玄龄对冯盎分析道:

“大将军,此等伎俩,非为断我粮道,实为乱我军心,迟滞我行程。彼辈惧我怕者,非阴谋,乃阳谋!乃我军不顾一切、直捣黄龙之决心!”

他的策略,如同一张无形之网,在鬼谷道的阴影下,硬是重新打通了生命的脉络。

很快,更恶毒的攻击接踵而至。

军中,开始流传有鼻子有眼的谣言:

“知道吗?冯大将军祖坟被掘,朝廷至今无一纸抚慰,反而下旨申饬他进军迟缓!”

“听说朝廷已秘密任命了新的岭南总管,只等此战结束,就要鸟尽弓藏了!”

“我等岭南子弟,何必为那薄情寡义的朝廷卖命?不如随大将军打回老家去,割据一方,岂不快哉?”

这些谣言如同瘟疫,在士兵们疲惫、悲伤的心中滋生,尤其是一些岭南籍的士卒,思乡情切加之祖坟被辱的悲愤,极易被煽动。

一时之间,军营中气氛诡异,猜忌日生,甚至出现了小股部队拒绝开拔、要求回师岭南的苗头。

就在人心浮动之际,重伤未愈、脸色苍白的行军司马李德骞,被亲兵搀扶着,出现在了校场点将台上。

他声音不高,却因绝对的坚定而传遍全场:

“吾乃陛下亲授虎贲中郎将、西南剿匪大军行军司马李德骞!今日,依《大业律》及军中铁律,处置惑乱军心、意图不轨者!”

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几名被绑缚的、煽动最积极的军官和兵痞,“尔等所言,皆为构陷朝廷、离间君臣之诛心之言!证据确凿,依律——斩!”

没有丝毫犹豫,刽子手刀光闪过,血溅校场!

李德骞以身作则,即便是跟随他多年的一个亲卫因散播谣言被查实,也毫不容情,一同斩首示众!

他以绝对冷酷的铁血手段,瞬间刹住了谣言的蔓延,告诉所有人:军法如山,忠诚不容置疑!

行军参事、主簿冯智戣,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他深入岭南籍士兵最多的营地,不是以长官的身份,而是以冯家子弟、以同样悲痛的同乡身份现身说法。

他站在士兵中间,红着眼眶:

“弟兄们!我冯智戣的祖母太夫人之墓亦遭贼人亵渎!我之痛,不下于尔等!此仇,不共戴天!”

他捶打着胸膛,“但你们想想,毁我祖坟者是谁?是那卑劣的鬼谷道,是那困守江陵的萧铣逆贼!朝廷正在全力支持我们复仇!大将军为何呕血仍要北上?就是为了早日剿灭国贼,然后才能堂堂正正地回师,去找那些真正的仇人,血债血偿!此刻回头,岂非让亲者痛,仇者快?!我冯家世代忠良,绝不做那不忠不义之人!你们可信我冯智戣?可信我冯家?!”

他声泪俱下,情真意切。

俚獠士兵们感同身受,纷纷跪地:

“愿信公子!愿随大将军!血债血偿!”

信任,在共同的伤痛和冯智戣的坦诚中,重新凝聚。

最凶险的一夜,发生在一次激烈的遭遇战之后。

士兵们疲惫不堪,精神紧绷。

深夜,中军大营一角突然爆发极度惊恐的尖叫,有人梦魇般大喊“鬼来了!毒水来了!”

顿时,这声大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精神濒临崩溃的士兵盲目地跟着哭喊、奔跑、甚至挥刀乱砍……

一场可怕的营啸眼看就要爆发,一旦失控,全军可能自相残杀而溃!

就在此时,冯盎如同一尊铁铸的雕像,竟冒着被乱兵冲击的危险,仅带着少数亲卫,大步走入混乱的中心。

他既不呵斥,也不躲避,而是运足中气,声如洪钟,反复怒吼:

“吾乃冯盎!全军肃静!各归本队!违令者——斩!”

他稳定的身影和雷霆般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压住了恐慌的浪潮。

同时,房玄龄立刻下令各营军官死死守住自己的营区,不许一人乱窜,点燃所有火把,驱散黑暗带来的恐惧。

李德骞,则指挥军法队迅速锁定并格杀了几个趁乱真正作乱、制造更大混乱的奸细。

冯智戣,带领俚人亲兵,用俚语大声呼喊安抚同乡。

在冯盎的统帅和众人的协力下,这场足以毁灭大军的营啸,在不到半个时辰内就被硬生生地镇压下去,秩序得以恢复。

经过这一连串的风波,冯盎的西南剿匪大军,非但没有被拖垮、被分化,反而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洗去了浮华,锤炼出了更加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他们带着国仇家恨,带着对鬼谷道的无比憎恶,如同一支燃烧的复仇之箭,义无反顾地射向了最终的战场——江陵!

当那面饱经风霜、甚至带有烟熏火燎痕迹的“冯”字大纛越过珠江,一路鏖战,终于出现在大军指定地点衡山郡北部的洡阳县置所大市圩 遥望江陵城。

这支赶上来的伤痕累累的军队,当与东西两路隋军旗帜遥相呼应时,这支军队所散发出的凌厉杀气和无畏气势,令所有目睹者为之动容。

合围,终成!

灭铣之幕,正式徐徐拉开!

与此同时,隋廷与鬼谷道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

多重身份的杨子灿,粟末地之王、突厥天神爱喝汗神使、大隋守国柱石卫王!

多重身份的李秀宁,当代鬼谷子“秀子”、娘子军领袖、李渊最为器重的嫡女!

未来思想与古老思想的碰撞……

一切的一切,犹如三生的缘分,即将掀起更大的波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