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问这活儿,鹿野已经是十分熟练了,都用不上雷礼拿出那些刑狱手段逼迫,鹿野稍一恐吓,领头那人便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地全交代了。
原来领头这人名叫李顺,是所谓的清王李世清的心腹,原来是李世清的书童,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因此李世清反了后,他自然便也成了反王手下第一号心腹。
而李世清此人,出身一个落魄乡绅家庭,祖辈阔绰过一阵子,到他爹那辈子也还能勉强维持住员外老爷的体面,家里有些许田产,也因此才能给李世清配了个书童伺候。
然而李世清自幼读书,从十来岁开始科考,却屡试不中,只十七岁考中了秀才很是出了番风头,之后十年却再无寸进,李世清怨天怨地,只觉得定是科考舞弊,考官收了钱,才让他屡屡落榜,因此越发积愤,加上家中因为他常年读书又无寸进而坐吃山空,境况越来越不好,渐渐地连仆人都快养不起了,李顺作为从小陪着伺候李世清的人,也差一点被卖掉,李世清越发觉得世道不公。
今年,水灾袭来,李家的田产被毁了个干干净净,李家人一家人差点就要跟其他人一样沦为难民,这时候,是李世清站了出来。
以全村唯一一个读书人的身份,以及李家长此以来积攒的声望,成了带领全村的头头。
又在赶往桐县县衙时有意吸纳了不少流民,逐渐扩大成一支不可小觑的队伍。
然后抵达桐县后,找准时机,蛊惑人心,振臂一呼,就此揭竿而起了。
桐县灾民们没有得到官府的任何安抚,多年压迫下又早就满肚子怨言,因此只要有了一个领头的,直接跟着反了的便不在少数,桐县县令又毫无防备,才使得夺下县城如此轻易。
但李世清可不知道这个,或者即便知道了也当不知道,他只说自己如何如何神机妙算领导有方,趁机又是拉拢了一批人,然后便是大肆扩张势力拉人,以县衙为中心扩展到整个县城再扩展到整个桐县,很快便成了货真价实的桐县土霸王。
自觉已经踏出了坚实一步的李世清便决定先打响名号,于是自立为清王,而称王后的第一步,就是把自个儿的心腹们全都封官加爵,比如眼前这个叫李顺的书童,就成了御前第一大将,被称作李将军,而李将军这辈子正式带的第一次兵,就是这次半夜出城袭击商队。
鹿野听到这里,简直要强忍住脸部肌肉才能忍住不笑。
知道这种突发的农民起义基本都是草台班子居多,但也没想到能草台班子到这种程度啊。
而以方才李顺等人的应对,鹿野甚至觉得自己事前的谨慎布置都有些小题大作了,这帮乌合之众根本不需要什么精密的埋伏,正面对敌怕是都抗不过商队那几百个训练有素的好手。
不过也就是这么想想,就算再来一次,鹿野肯定也会小心再小心,不可能有一点轻视敌人。当然,此时听到李顺这么说,又听到他隐隐有点小威胁地说若是李世清等不到人回去,定然会再带人来围剿商队时,鹿野也并不怎么紧张了。
尤其打听了李世清手下人数之后。
虽然已经尽力招揽人手了,但桐县到底只是个小县城,全部人口也不过几十万,去掉老弱病残后,能有十万青壮就不错了,而这十万青壮当然也不可能全部被李世清收入麾下,因此李世清忙活了几天,最终首选能用的人,最多也就是一万人而已,当然,一万人对于商队来说也很多了,可这一万人都也只是刚刚说要投靠李世清而已,距离能让他如指臂使可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甚至今晚李顺带来的这两千来人就已经是李世清手下最能打、最听指挥的一群人了,剩下的人里,怕是一多半都是人一打来,便立刻全都抛下李世清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