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要事先泡24小时以上,随后磨成粉末,把粉末加少量水煮熟,形成“泥状”。
煮的时候水一定要少,并且要边煮边搅动,否则容易结块。
主要材料准备好以后,就可以根据各店家的风格加入炒熟的碎花生、黑豆、黑米面等等来增加香味。
这道菜由当地人士董树山研创,后来主要由老字号古月胡甜食店和雪园甜食店经营。
在那个风行的年代,它的确是解馋垫饥的好东西。
19世纪80年代的春熙路口、文化宫和九眼桥是最为着名的品尝正宗三合泥的地方。
那时候每到周末,总能看到父母们牵着眉心中间点着“五梅花”的小朋友们,排队买三合泥吃的景象。
但是不得不承认,三合泥的热量非常高。
原料中有大量的油料作物,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比较适合小孩和老年人。
那时候还没有“外卖”这一说,所以人们都是站或坐在店里吃。
炒的地道的三合泥不粘牙,不沾匙,不粘碗,号称“三不粘”。
没吃过它的人可能光看外观就会选择放弃---活像稍微稀释了的芝麻汤圆馅儿,实在不漂亮。
但是老成都一看到它,保准能立即唤醒食欲。
当然,由于三合泥含有大量油份和糖份,吃多了会觉得很腻。
再加之离锅后猪油会慢慢冷却,胃会感觉更加的涨满,所以三合泥适合趁热食用。
通常三合泥会配以免费的红白茶,用以解腻。
都说吃甜食能使人心情愉快,这是因为摄取甜的东西可以提高体内的血清素含量,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感觉。
动物油与植物油相比,又有特殊的香味。
所以三合泥集成了以上特点,让人一边产生摄取太多热量的负罪感,一边又难以抵挡它给舌头和心情带来的满足。
这道菜现在被苏秦搬上餐桌,也是让京圈五大恶人赞不绝口,心情无比满足。
当然最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苏秦端上来的第九道菜,酥炸玉兰。
因为在这个世界,鲜花饼他们都听说过,也都吃过,但酥炸玉兰却很少见。
这道酥炸玉兰花,是以新鲜玉兰花瓣为主料制作的油炸食品,通过裹调制面糊后油炸至金黄而成。
其制作工艺包含花瓣预处理、面糊配比、油温控制等步骤,成品具有外层酥脆、内里保留花香的独特口感。
该食品调味灵活,可依据个人口味选择咸味(盐+胡椒粉)或甜味(白糖)方案,常搭配椒盐、番茄酱等佐餐,兼具食用价值与观赏性。
而这道菜难就难在,对玉兰花的处理上。
洗的时候不小心会弄烂。
炸的时候不小心就会炸糊。
是真真正正的功夫菜,对厨师的水平要求极高。
即便是给你一个菜谱照着做,也没几个人能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