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2章 生活导师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还有利用农民无知疯狂套取国家补贴的。”

“你们别小看国家的农业补贴,随随便便都能搞几百万。”

“本来这些钱是要分散到一个村委里的,但很多农民不懂,最终钱都到了那些人的口袋里。”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国家大力补贴农业,却仍旧很少有人愿意留守农村耕种的原因。”

“这个我懂。”有人道,“先前不是还有人在冬天的时候往地里栽种脑袋大的包菜嘛。”

“种下去,拍了照片,录了像,然后再把大白菜运走卖掉。”

“因为只用了一天时间,连租地的钱都剩下了。”

“大白菜也是走走过场而已。”

“就损失了一点雇佣农民工的钱,然后就能直接套取补贴。”

“这些人的脑子可真是好使。”

“还有养猪场里的猪,那都是老演员了。”又有人补充了一句。

韦连云等人听着这些话面色难看。

这些事情他们当然也知道,可他们也属实是无能为力。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

有些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好,要真撕破了脸,面对面硬刚起来,对双方都没好处。

不过,现在李家人的撤离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就像他刚才说的一样,有一就有二,李家人能撤,其他人自然也能撤。

他道:“等以后咱们把河市的人员肃清整顿了,咱们河市定然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宝地!”

包渊深以为然:“现在咱们河市也不错。青峰的红薯饼口碑已经全国第一了。”

“青峰,你得扩大一下产量才行了。”

李青峰无奈:“这个暂时没有办法。”

“村里红薯就那么多,现在作坊都是从其他村子收购红薯的。”

“不过,今年村民们已经在大量种植红薯了。”

“其他村子的村民也在种植,等到年底的时候应该能把产量提上去。”

好在他有液态神力,否则从其他村子收上来的红薯不一定能用。

再一个就是,其他村子也有许多老人跟绿水村人一样,都是能自家留种就坚决不花钱买种的。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能收上来许多老品种红薯。

众人就着河市的未来畅想一番后,又说起上次药厂庆功宴的事。

对于李青峰给孩子们送书一事,大家都不留余力的赞扬。

只不过,一直热衷公益的包渊觉得这事还能更深一步的发展。

他道:“青峰送书一事做得不错,只不过,我觉得这样还不够。”

“虽然这些孩子原本就有国家的补贴跟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但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在各个乡镇成立一个类似于‘补习班’之类的机构。”

“咱们机构每周对这些孩子开展生活教育跟技能培训。”

“有点儿类似坤门的培训基地,但因为咱们机构是面向那些无助的孩子的,所以咱们得把机构建立到各个乡镇去。”

“让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子即便缺少了父母的关爱,也不会缺少引路的明灯。”

“他们虽然也能接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很多生活中的事情是没有办法从九年义务里学习到的。”

“他们需要知识的导师,更需要生活的导师。”

“就算他们在自己出生的村子里有长辈有亲人,可这些人未必能像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样全心全意的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这些孩子。”

“所以我觉得,咱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这些孩子,更应该在生活中像一个引路人一样引导这些孩子少走弯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