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可想好了,眼下这种大好的机会虽不多见。”
“但我们一旦开弓,也再没回头箭。”
在皇家报司光速成立的同时,阴沟里的老鼠们,闻到了气味。
一众人头数,减少再减少的清吏司官员们再聚首。
“有多少同僚都被那姓赵的降成了主事,每日没日没夜干那以往手下才做的事。”
“辖地的士绅们也发了许多回信,那姓赵的大兴税赋核查,皇帝也乐得不用承受士绅们的怒火,又将税卫交回了姓赵的手上。”
“大家早就已经坐不住了,大人快讲怎么办吧!”
日月一朝,各地起义也好造反也好,反正性质相同的事情,其实一直未有断绝。
在座你一言我一语下的意味,自然也不用再多说。
破釜沉舟,是他们自封的打算。
“不,这一次,咱们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有消息,咱们的崇宁殿下成立的报司,要亲自下到民间,寻访人间疾苦!”
“京城内,咱们不过小小郎中,天子脚下,也不能有肮脏。”
“可若京城外有个村落出了事,还是咱的圣府侍郎亲自主持的变法引起的事故。”
“各位同僚以为,这报司该是派出谁去采风呢?”
“需知,穷山恶水,万一出了刁民,可怪不得咱们。”
“而被自己最爱的治民所害,哈哈哈!”
常理之中,一件十分重要且正确的事,一旦遇见巨大的阻碍,是该继续投入,更加重视的。
但现实,不认正当理由。
这份惊喜,自然也就更让这群清吏司郎中高兴。
......
另外一边。
“殿下,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消息实在是太多太杂了。”
“如果要保证每一份邸报的成本都在两文钱,恐怕得分刊。”
有锦衣卫作为信息来源,工部携司礼监负责印刷,户部与各地皇庄进行分发,礼部负责销售,刑部与兵部保驾护航。
报司这台新机器,很快便运转了起来。
作为这台新机器的操作手,崇宁与小青,却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
心里有着发扬光大并将其传承下去想法的两人,甚至感觉这份压力,比在人科院当教书先生还要来得大。
但两人这一次,没有一个人再想过退缩。
“分刊?”
“分刊......”
“小青!你真是太聪明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就是要分刊!”
作为其中最为上心的崇宁,很快就根据小青的话,将问题转化为了办法。
那就是,每一份报纸的成本虽然已经被压到了两文钱。
但崇宁当了这么久的学堂讲义,早就明白,就算是两文钱这个小数目,也绝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拿出来的存在。
即使上面有教人识字的拼音,有真正的文章,真正的学问!
何况成本是两文钱,即使各地就地印刷,最终的售价还会再有上浮!
不见各地皇庄的小屋子里,随月事布免费发放的保密条例,也没有多少数量。
而发行数量,就是她们手上事业的一切!
“分刊!分刊!”
崇宁的眼睛越来越亮,很快,她就作下了决定:
“小青!立刻书信,快马通知各地印刷厂,将每份报纸的规制从大页改成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