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该来的还是来了,王茂平含糊其辞的回复了一句:“孙儿节宴上作的诗,虽然不出彩,但陛下还挺喜欢的,因此便给了孙儿赏赐。”
怕家人接下来问诗文的内容,赶紧转移话题,准备带着家人赏月。
而王家人只当自家二平在谦虚,毕竟二平可是二甲进士,再说诗作的不出彩,陛下怎么可能喜欢嘛。
只有安初筠对于自家夫君的诗词水平有着正确的认知,所以知道丈夫说的是真话,却想不明白诗词不出彩却被皇上喜爱的原因。
但看着夫君已经迈开步伐要去赏月,似乎还带着一丝尴尬,便将好奇心压了下去,没有在此时问出口。
此时月亮已经高高的升起,原本热闹的街道也逐渐安静了下来,百姓们都已经回到了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着天空中那轮圆月。而今天的月亮也不吝惜自己的光芒,将银辉向着大地铺洒开来。
落在树顶,瓦片,中庭,小院,也洒在一户户门厅之中。
王茂平将今天的节宴暂时抛开,享受着家人在身边一起赏月的时光。而参加节宴的官员们却是没有办法将今天的事情抛开,望着石砖上所洒下的银辉,情不自禁的看向门厅的方向。
还真是银辉散月万门厅。哼,平平无奇!不行,酸味又返上来了。
王茂平不知道自己在节宴上的那首平平无奇的诗作,为很多官员的家宴也增添了一丝酸味。而且,不只是在官员的家宴,就是在皇宫的家宴上也同样如此。
“皇帝,今天的仲秋节怎么没有见到那只白玉盘啊!”太后发了话。以往每年的仲秋家宴,那只玉盘可是都要被摆出来的。
“母后,朕把那玉盘赏赐了出去。”
“哦?是谁?做了什么事情?让皇帝你如此的高兴?”太后如今的年岁已高,但却是颇为硬朗,口齿清晰。
“回母后,是顺天府丞在节宴上作的一首诗……”
李贵妃没有想到竟然在今天的家宴之上,又听到了这个名字,看来陛下对于这个王茂平是真的很满意,既然如此,那就要尽力的拉拢过来才行,心中那一点点因为做出选择而产生的愧疚就此消散。
“那个顺天府丞还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是该好好的赏一赏。”虽然太后年事已高,但也听过王茂平的名字,而这次仲秋节天降吉兆,此人竟然提前写在了诗上。
不管是不是巧合,这个王茂平都是带着福气的,而太后自然是喜欢有福气的人。所以说出这句话,就代表着,王茂平不只会得陛下的赏赐,还会得到太后的赏赐,而太后赏赐了,那皇后自然也会赏赐。
嫔妃们原本以为,这次家宴,李贵妃肯定要抓住机会抢风头来吸引皇上的注意,却没有想到,家宴上的风头竟然被一个外臣给夺了去。不过那也比被李贵妃抢去的好。嫔妃们对于这个结果都还挺满意。
话说回来,这位真的那么有福气?要说有才学的官员虽然难得,但有福气的官员那可是比有才学的更加难得。
“夫君,你当时就没有感应到什么?”王家的家宴结束的比较早,因此回房之后,安初筠便问起了丈夫究竟是作了什么样的一首诗。
对于妻子,王茂平倒是没有隐瞒,但安初筠显然也被震惊到了,因此才问了刚才的问题。这巧合的让她都觉得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