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龙和萧摩诃鏖战正酣,当然没有发现刘赟的动作。
双方再次力拼一记后,各自后退,胯下马匹也在不断嘶吼着。
而看到了这个好机会,这也让刘赟眼前一亮,当下也不再犹豫,拨动弓弦,箭矢飞速朝着陆文龙胸口射去。
这一箭刘赟可以发誓,如果能够射中陆文龙的话,就算不能够将陆文龙射杀,也必定可以将其重伤,只要陆文龙重伤,萧摩诃再上前的时候,势必可以将陆文龙斩杀。
如此一来,他刘赟的功劳可是太大了一些,陆文龙是何等身份,虽然最后斩杀陆文龙的是萧摩诃,但毕竟在这里面他刘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难道还愁没有他的功劳吗?
刘赟这么想,箭矢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眨眼之间已经快要射中毫无防备的陆文龙了。
但就在此时,从另一侧突然杀出一支箭,正好撞在了刘赟射出的箭矢上,硬生生将它撞开,这也让刘赟的想法没有得逞。
看到这一幕,刘赟自然是火冒三丈,唾手可得的功劳就这么飞了。
而能够出手,而且有如此精湛箭术的,有且只有一个人,自然是那位一直在旁边不显山,不露水的吴国大将太史慈。
太史慈此人箭术高超,这一点毋庸置疑,史书上都记载他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而且《三国志》当中也记载他矢贯手着棼,意思就是太史慈射出的箭可以穿透手腕钉入梁柱。
这可让人匪夷所思,而且在大战当中,太史慈凭手中长弓立下的功劳可也不少。
在在?北海之战?当中,太史慈为报孔融之恩,选择单骑突破黄巾军重围求援刘备。
他连续三日佯装练箭麻痹敌军,突围时回身连射追兵,箭无虚发,迫使敌军放弃追击。??
而在?麻保贼之战?,随孙策讨伐麻保贼时,太史慈的箭术也是彻底青史留名,他一箭射穿城楼上贼寇手腕,将其钉在柱子上,震慑敌军,留下了那个很有意思的典故。
所以论起箭术,在场这么多猛将里面,甚至包括武艺比起太史慈更胜一筹的陆文龙、萧摩诃,这两个人都不是太史慈的对手,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太史慈实际上早就看到了刘赟的动作,但他却是后发而至,箭术绝对是百发百中的存在。
这一箭落空,自然是让刘赟又惊又怒,但他明显是来不及喝骂,太史慈的怒声却是先来了。
“暗箭伤人的杂碎,本将来会你一会!”
太史慈本就恼怒于刘赟这种行为,再加上这两天他除了给陆文龙压阵以外,再无任何出手机会,这早就让太史慈心中憋着一口气。
现在眼见刘赟做出此等小人行径,太史慈当然是忍受不了了,正好他也手痒难耐,想要立下些许功劳,所以这才拍马出战,朝着刘赟杀来。
面对太史慈的冲杀,刘赟明显是始料未及,但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阵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