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边。
张如是和贾蓉作别,约定半月后在总督衙门见面。
走出一段距离,张如是回头望向贾蓉离开的方向,男人的身影早已消失。
此次和贾蓉偶遇,张如是虽没有达成心中所想,却也与这位国朝手握权柄的宁国侯搭上关系,想着自己该尽心完成贾蓉的嘱托,然后和他建立长期友谊。
商人钻营的天性使得张如是格外看重宁国侯这条线,张家能否重新在江南立足关键还在宁国侯身上。
再次相处也让张如是对贾蓉有所改观,扬州大狱对贾蓉的印象停留在杀伐果断,而这一次两人之间的相处却格外令人舒适。
宁国侯看起来似乎懒散,然行事透着深意,尽管张如是没问为何要培养会说倭语的人,不过联想到他要做的事不难猜出意图。
他就那样笑着随意布置棋局,自己心中隐隐还生出感激之意,感激他给张家机会。
张如是不是眼界狭小之人,相反出身江南富商之家,从小到大见多了年轻才俊,然而贾蓉的出现让她觉得过去十多年见过的男子都比不上宁国侯。
所谓出身名门看来也有差距。
看着缓缓流淌的秦淮河水,河对面三三两两读书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张如是对比之下情不自禁的笑了,喃喃自语。
”张如是他是京中来的侯爷,而你只是商贾之女,千万不要生出不该的心思呢。“
越是优秀的男子越能勾起女子的倾慕,张如是对未来夫婿有自己的打算,但并不妨碍她对贾蓉的欣赏。
另一边贾蓉的心思还停留在培养会说倭语之人的事上。
半个月内找齐五十个有倭语基础的学生并不简单,这些人将来贾蓉会用在对付倭寇的战争上,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肯定不行,大字不识的士卒、百姓也不行。
论学习能力读书人当然是首选,思考片刻贾蓉很快有了计划,
回到老默的鱼摊时,兄弟两生意已经做完,和贾大一起正等着贾蓉的到来。
老默神色坦然,张三见到贾蓉过来面上肌肉紧张,眼前之人可不是善茬,自己兄弟两人知道他的秘密。
贾蓉压下思绪在鱼摊边上沿河石凳上坐下来,脸上挂着淡笑。
“老默,你们兄弟俩可让本侯好找,好端端如何做起卖鱼的勾当?”
“我和老大本就经营的鱼摊生意。”张三抢先道,语气并不和善,他认定贾蓉是来找他们麻烦的。
老默上前一步将张三拦在身后,眼神示意他不要说话。
“不知大人找我们兄弟俩有何事?”
老默心思沉稳,他是混江湖的在贾蓉身上并未看到杀意,因而没有张三的戒备,眼前这人也算个英雄。
贾蓉搓着手指直视老默莞尔:“卖鱼也非长久之计,本侯初到江南手底下缺人,跟本侯干如何?”
老默瞳孔微怔,他竟然想收服自己?还以为专门寻上他告诫莫要将贾珍的事情说出去。
“侯爷贵为浙直总督手底下无人可用,莫要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