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璇姐姐所言有理。”
“李乐山,京城之内,他还有一个小李白的别称。”
“只要吃酒,便可作诗,喝的越多,做的越多,喝的越醉,做的越好,还真是……有李太白当年的风范。”
“报纸上常有他的诗词呢。”
“做的还真是不错!”
“……”
“……”
“玲妹妹喜欢李乐山的诗词?他的诗词我觉也还行,就是多婉约了一些,欢悦绝伦的不为多。”
“以他的年岁,以他进士的身份,倒是稍稍有些奇怪。”
“比起李乐山,城中的那个纪三绝,诗词也是不差的。”
“报纸上评语,他和李乐山的性情算得上迥异。”
“只是,纪三绝的性子又太放浪形骸了一些,不足说,不足说。”
“……”
“纪三绝!”
“娱乐日报有言,其人常有出入青楼妓院之地,那是以前的事情。”
“如今,他是庶吉士了,虽然不太前往那个地方,身边却多有歌姬之人。”
“着实……,嘻嘻,不说了,不说了。”
“好端端的说他们做什么,不说了。”
“单单诗词而论,李乐山他们的诗词的确不错,和城中另外一些读书人相比,胜过许多。”
“……”
“李乐山,他的诗词……还行吧。”
“不过,我觉城中金大师的才学更好一些,你们说呢?”
“……”
“金大师?”
“嘻嘻,璇儿妹妹喜欢金大师的诗词?说起那个金大师,的确非凡之才。”
“就是身份太神秘了一些。”
“应是京城人,可……谁也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我也有问过父亲,父亲派人去京城报馆了,结果……什么都没有问出来。”
“璇儿妹妹,京城报馆先前可是在小王爷掌管下的,小王爷肯定知道金大师的真实身份吧。”
“璇儿妹妹,你也应该知道吧?”
“快和我等说说他的身份是谁!”
“他的才学……也太惊艳了一些。”
“那些小说文字就不说了,至今我都是每隔一段时间读一遍的,我很喜欢他写的《天龙》!”
“里面的故事很好,情节也好,而且颇有道佛妙韵,就是一些人的结局太悲苦了一些。”
“不喜欢习武的,最后却成为天下间罕见的武功高手。”
“喜欢习武至痴狂的,结果……功亏一篑。”
“一心只求王图霸业的,最后却一场空。”
“写的真好,真的很好。”
“如今的京城,书录小说文字的虽多,其中的佳作太少太少了。”
“可惜,不清楚金大师为何不写了,我一直等着的。”
“好在,金大师虽说不写小说文字,他每个月作的音律曲谱却又多有入心。”
“前两日的那首《出水莲花》!”
“报纸上刚有刻印,我便是让府上的琴师速速习练,聆听之,心神皆被碧波涤荡,一曲听完,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金大师的曲子,每一首都堪为佳作。”
“真的很好听。”
“听府上的琴师说过,那样的曲韵佳作,寻常人可以做出一首,已然足以自傲了,已然足以扬名了。”
“可是,那位金大师的才思仿佛如源水不尽的泉水一样涌出,每一首都是甘泉。”
“真真令人赞叹。”
“……”
“金大师!”
“璇姐姐喜欢金大师的诗词?嘻嘻,我也喜欢。”
“璇姐姐,金大师到底是谁?”
“京城之中,姓金的人有一些,可……没有一位合适的。”
“更多所言是化名。”
“如崔姐姐所说,璇姐姐,你肯定知道金大师是谁吧?快和我们说到说到!”
“有人说金大师是一位年岁稍长的老者,非如此,不足以作出那样的音律曲谱。”
“也有人说金大师是一位隐士的奇女子,因为金大师的小说文字是那样的细腻、出尘、不俗!”
“璇姐姐,你就告诉我们吧,我们保证不外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