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1章 增兵二十万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杨延昭现在也是在极力的给镇远军找仗打,镇远军补充的新兵其实一点也不少,这些年他们上战场的机会又比较少,主要是镇守在长安城附近,巡弋浑河两岸,真有成为驻军的可能性了,杨嗣业可不想镇远军变成地方驻军,野战军说出去多威风啊!地方驻军在大明战兵序列当中,其实地位挺低的,就和禁军、御林军差不多。

“陛下,不如这一次给他们一个机会。”杨嗣业说道:“让叶无期将军,领着他们去西域走一圈,好歹是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不上战场走一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明战兵,您说是不是?”

“好啊!新兵想着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李朝宗大笑道:“果然是我大明好儿郎,不敢上战场的男人算什么男人,那就让叶无期带着镇远军去一趟西疆走一趟,可是这镇远军离开之后,这浑河巡弋交给谁啊!”

“陛下,这水军不是马上就回来了吗?”杨嗣业说道:“镇远军怎么说都是野战军,总是干水军的活也不合适,您说是不是?”

巡弋浑河是因为之前那次海盗杀到了长安城下,这些海盗就是从浑河登陆的雍州道,一路藏着掖着的突然出现在了长安城外,要不是长安防卫森严,真容易让这些海盗混进长安城,一旦让这些海盗进入长安城,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这帮人可是没有人性可言。

“嗯!”李朝宗点了点头:“确实,野战军总是干水军的事,确实挺不好的。”

水军嘛!

巡弋内河外海都是他们的工作,以前是在倭国作战,这件事自然需要有人来做,现在倭国之战结束了,水军也只会有一部分留在倭国,余下的会全部撤回国内。

“既然有人能接替镇远军的巡防任务,那就让镇远军去吧!”李朝宗笑着说道:“杨将军,那你就领着镇远军走一趟西疆,为镇远军的履历上在添上几笔。”

“陛下,老臣就不去了。”杨嗣业赶紧推辞:“老臣这岁数了,可扛不住西域的风沙,不如多培养培养咱大明的年轻将军们,他们才是我大明的未来啊!叶无期将军从定安县起兵就在军中效力,如今在镇远军担当副将也有数年时间,也该是挑起大梁的时候了,不然就让叶无期将军带着镇远军去一趟西疆,您看如何?”

李朝宗是知道叶无期的,当年和路朝歌去西域的三千人之一,从战兵一步步走到如今正二品将军的位置上,军功足够、资历足够,升半级到从一品领军将军也没什么问题。

“叶无期啊!”李朝宗点了点头:“咱凉州老兵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南征北战,单独领军也确实资历足够。”

“陛下,而且他和少将军一起去过西域。”杨嗣业趁热打铁:“对西域的地理地势也有一定的了解,他到了西域之后,肯定能帮助到夏侯大将军的。”

杨嗣业在军中的地位,虽然没做到正一品,但是他可比四疆大将军在李朝宗这里说话有分量多了,没能做到正一品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人品不行,而是年纪确实大了,真坐上四疆大将军的位置,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也就退了,没必要在折腾这么一趟,真等他退休的那天,李朝宗绝对不会吝啬给他升上半级,以正一品大将军颐养天年。

“好,那就叶无期领兵,您老在长安城好好休息休息。”李朝宗说道:“为对大明征战十二年,您也是劳苦功高。”

对于大明军中的老人,李朝宗向来都是给足了体面和尊重,当年刚刚起兵的时候,不就是这些老人陪着他和路朝歌一路出生入死,最后才有了如今的大明嘛!

聊天的功夫,夏侯仲德赶到皇宫大殿:“臣,夏侯仲德见过陛下。”

“夏侯爱卿免礼。”李朝宗抬了抬手:“如今霍拓国战事愈发激烈,霍拓国集结六十万大军来抵挡我大明战兵,这场仗关乎国体、国运,所以我决定让大将军你领一支军队,从临山关兵出西域,从月氏国进入霍拓国,支援正面战场。”

“陛下,臣领命。”夏侯仲德没什么可犹豫的,反正回北疆也没什么事,既然去西域能打仗,那就领兵去西域就是了,对于他来说在什么地方都一样。

“陛下,兵从哪里调?”夏侯仲德还是挺关心他能领谁去西域的。

“镇远军、武肃军、飞骑军以及捧日军。”李朝宗想了想说道:“十五万大军,就交给夏侯大将军你了。”

“陛下,不可。”夏侯仲德赶紧说道:“这几支军队,都是王爷留在北方保护太子殿下的,太子殿下的安危事关国本,这四支军队不可轻动。”

“我还留了神锐军和烈阳军。”李朝宗说道:“有这两支军队在就足够了,更何况还有北疆二十万大军在侧,足够保证他的安全了,而且现在的世家大族,也不太敢对大明的太子殿下下手,这个时候对大明太子动手,无异于自寻死路,大明的战兵不是好惹的,大明的王爷更不是好惹的。”

李朝宗说的这个王爷,可不是李存孝,李存孝再不好惹他也达不到路朝歌的威慑程度,但凡这个时候有人敢对李存宁动手,等到霍拓国之战结束之后,他回到长安开始,那就是整个大明世家大族噩梦的开始,那个时候的路朝歌可不会跟你玩什么温火煮青蛙,而是雷霆之势横扫整个大明世家大族,他不用这种雷霆手段,那是因为他觉得没必要,但谁要是敢动李存宁一根手指头,你看看这位能震慑天下的大明王爷,还会和你玩什么温和的手段吗?

为什么路朝歌的恶名那么盛,就是因为他可以不择手段,他可以把人名不当回事,因为他是大明的刀,那柄最锋利的战刀,可以粉碎一切的战刀。

“既然如此,那老臣领命。”夏侯仲德应道。

“曲灿伊,去取朕的兵符。”李朝宗对身边的曲灿伊吩咐道。

很快,曲灿伊捧着一个木箱走了过来,这个木箱内就装着大明的兵符,这兵符一共两套,一套在路朝歌手里,一套在李朝宗的手里,而李存宁手里只有调兵玉佩,虽然也管用,但是比不得这些调兵令牌。

李朝宗从箱子里拿出四面令牌,交给了夏侯仲德:“我会立即下令,让这四支军队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临山关与你汇合,大将军也早日启程。”

“陛下,臣这就派人去联系大月氏。”秋玉书站起身。

“告诉大月氏的阿史那云溪,他不是想要土地吗?”李朝宗朗声道:“只要他好好配合这次大明的军事行动,待战事结束之后,我会满足他的要求,可若是他不好好配合,那临山关外的这支战兵,就是覆灭大月氏的。”

“臣,领命。”秋玉书应道。

“不行,还是不够。”李朝宗想了想:“来人,立即给休屠渤尼飞鸽传书,加盖朕的玉玺,让他从忠州道遴选七万骑兵,让他亲自带着这七万战兵赶往临山关与夏侯大将军汇合,曾经的休屠部以骑兵闻名天下,朕今天就要看看,这草原骑兵是不是真的闻名天下。”

“夏侯大将军,见到休屠渤尼之后,告诉休屠渤尼。”李朝宗看向夏侯闻叔:“这一战,他只要给朕打出彩,他这七万骑兵活下来多少,朕就给他多少战兵员额,几万战兵而已,我大明养得起。”

众人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李朝宗,因为他们知道,忠州道这支超编制骑军建成之后,穆斯塔法可能就要留在西域了。

穆斯塔法是从西域而来,驻扎西域在合适不过,数万人足够威慑周边各国,保护往来商队的安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