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一四 靖康之变(一七九)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折赛花身怀有孕自知又要错过西征,因此她干脆起了南征巴蜀的心思。种师道也对他大力支持不但让韩世忠、杨志、折再兴从东、南、西三路向巴蜀之地集结,更是将自己精心编练的神机营全都交给了折赛花,还精挑细选了数万健锐云梯营和陷阵营的将士跟随自己出战。

鲁达最近心情不错,跟随折赛花在河中府大破鸟家奴,夺了那里的粮草,将宗弼赶到了洛阳,立了不少功劳。他自知西征将面对广袤的草原,那里是骑兵的天下,他们步兵还是在攻城拔寨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次折赛花南征,鲁达几乎将全部健锐云梯营带了出来,2万将士成了南征的主力。

河中府一战他发现邓元觉倒是一个猛将,对自己的脾气,于是保举邓元觉做了一个偏将,成为了自己的助手。邓元觉也觉着在军中拼杀总比在造办处制作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要强,毕竟当初他也是永乐义军的大将,还是喜欢在战场的。这次在河中府大战后得到了鲁达的赏识,他也感激鲁达的知遇之恩。

种师道一直关注那个张俊情况,折赛花听说张俊也是表现不错,就给他提拔了一个百夫长的职位,让他在陷阵营中作战,这也方便折赛花细细观察张俊的表现。

折赛花带领3万大军趁着秋天渝水上涨,沿途顺流而下,并不攻打沿途的州县,而是直接到了钓鱼城,这才弃舟蹬岸将钓鱼城围了起来。

刘星源自从称蜀王之后自知会跟西北的华夏军有一场大战,所以他在各个关隘严加防范,总觉得华夏军不可能轻易入川。没想到,折赛花会不走寻常之路,沿着水路直插到了自己的夔州路大本营腹地钓鱼城!

刘星源大骂利州、巴州的守军贪生不怕死,不敢与华夏军作战。另一方面他也明白钓鱼城是恭州的门户,如果钓鱼城失守,那么恭州也自然守不住了。川陕四路夔州路是他的大本营,而夔州路的制所便是恭州,要是恭州丢了,恐怕自己的蜀王也就当到头了。

刘星源急忙召集自己的大将杜文宏商议对策。杜文宏原本是刘星源手下的兵马都监,如今刘星源当上了蜀王,杜文宏的也是水涨船高,成为了川陕四路的兵马元帅。

不过刘星源当上蜀王后原来恭州的手下的兵马提辖官、衙门都头、府库主簿等等官员都鸡犬升天,被封了各种官职,如今恭州城官员臃肿,人浮于事。现在百员之首并非杜文宏,而是原来恭州府掌管府库的主簿名唤朱立三的。

这个朱立三原本就是帮助刘星源捞钱的心腹。如今刘星源称王,这个朱立三也是水涨船高,当上了巴蜀的相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立三本来是河东(后世山西)商人出身,善于钻营,自从当上相国之后,便开始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弄得巴蜀之地乌烟瘴气。

杜文宏非常不满,但是朱立三是刘星源的“钱袋子”刘星源初当蜀王,处处需要用钱,因此离不开朱立三。杜文宏也是敢怒不敢言。如此一来朱立三更加肆无忌惮,飞扬跋扈。

另外就是杜文宏对刘星源接受宋朝廷的册封有些不满,最初刘星源是自立为蜀王,准备征服川陕四路封疆建国的。后来宋朝廷用刘豫和张邦昌商量的计策,直接封刘星源为蜀王,让他北上征伐种师道(见五九二请您造反!)。

在杜文宏看来这个就是朝廷的驱虎吞狼,借刀杀人之计,按照杜文宏的意思他们根本不需要理会那个摇摇欲坠的朝廷,干脆学习种师道割地自立算了。

朱立三等巴蜀的很多官员都是这种想法,毕竟如果刘星源要能称王建国,他们也就是开国元勋了。不过刘星源也是不傻,如果自己真的割地建国了,那就没有退路了,如果能够成功还则罢了,如果一旦出现差池,那一格乱臣贼子的帽子是逃不掉的。

如今朝廷虽然孱弱,起码还有一个大义所在,朝廷封的王爷,在怎么说也是得到了国家的认可。面对如狼似虎的种师道,他是没有勇气去争夺天下的,只要是凭借着川陕险要之地能做一个守城之主,也就是心满意足了。

杜文宏看着满脸焦虑的刘星源,心中也是感叹:当初当夔州路宣尉使的时候也是个杀伐果断的能人,起码将夔州路治理的海晏河清,没想到就是当了个王就变得如此模样,整日里精神紧张,人看上去也老了不少。

这一日,刘星源招杜文宏见见面。杜文宏见礼道:“参见大王。”

刘星源见杜文宏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道:“爱卿免礼。如今西匪南下,势如破竹,前锋已然快到钓鱼城。所以今日召唤爱卿前来商量退敌之策。”

杜文宏也听说了折赛花带领人马沿河南下直奔恭州的事情。他对此毫不在意,道:“大王,那西匪不懂战法,哪有这样进兵的。末将愿意防守钓鱼城,还请大王下旨,让利州、巴州守军切断渝水交通,西匪无法运送辎重,钓鱼城就是他们的死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